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不凋木

不凋木

药材名称不凋木

拼音Bù Diāo Mù

别名格棒子、格棒棒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小叶石积木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teomeles schwerinae Schneid.var.microphylla Rehd.et Wils.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割取地上部分,切段晒干。

原形态小叶石积木,落叶或半常绿多刺灌木,高1-2m。枝开展,幼时紫褐色,被疏灰白色柔毛,老时黑褐色,无毛奇数羽状复叶具小叶15-31片,边叶柄长1.5-3cm,宽1-1.5cm,近于无毛;托叶披针形,早落;小叶片椭圆形、长圆状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3-5mm,宽2-4mm,先端急湖或短尖头,表面深绿色,背面被疏短柔毛;小叶近无柄;叶轴具猛烈翅;花两性,伞房花于枝顶,有花3-8朵;总花梗与花梗均被疏柔毛;苞片线状披针形,被柔毛,时落;萼裂片5,卵状三角形,与萼筒近等长;花瓣5,狭卵形,白色;雄蕊20,花柱5,基部被柔毛,柱头头状。梨果卵形,直径5-6mm,蓝黑色,宿萼反折。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参拔750-2700m的山坡、路旁、干燥河谷两岸、松林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性温

功能主治益肾;调中。主腰膝酸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管

    药材名称大管拼音Dà Guǎn别名野黄皮、白骨走马、鸡卵黄、山黄皮来源芸香科大管Micromelum falcatum (Lour.) Tanaka,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苦

  • 黄颔蛇骨

    《中药大辞典》:黄颔蛇骨药材名称黄颔蛇骨拼音Huánɡ Hàn Shé Gǔ出处《纲目》来源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的骨。功能主治《纲目》:"治久疟,劳疟。炙,入丸

  • 鹅喉管

    《中药大辞典》:鹅喉管药材名称鹅喉管拼音é Hóu Guǎn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喉管。功能主治治喉痹,哮喘,赤白带下。复方①治喉症:鹅喉气管一个(阴阳瓦炙黄色),冰片

  • 木天蓼

    《中药大辞典》:木天蓼药材名称木天蓼拼音Mù Tiān Liǎo别名天蓼(《药性论》),藤天蓼(《本草拾遗》),天蓼木(《圣惠方》),含水藤(《中国树木分类学》),葛枣、葛枣猕猴桃(《东北木

  • 土贝母

    《中国药典》:土贝母药材名称土贝母拼音Tǔ Bèi Mǔ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Maxim.) Franquet 的干燥块茎。秋季采挖,洗净,掰开,煮

  • 荷莲豆草

    药材名称荷莲豆草拼音Hé Lián Dòu Cǎo别名荷莲豆菜、野雪豆、月亮草、除风草、水蓝青、水冰片、野豌豆草、野豌豆尖、眼睛草、两面青、螺蚬草、青蛇儿、龙鳞草来源石竹

  • 绿包藤

    药材名称绿包藤拼音Lǜ Bāo Ténɡ别名小赖藤、千里找根、发冷藤、绿藤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波叶青牛胆的藤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inospora crispa(L.)Hook.F.etTh

  • 槲叶

    《中药大辞典》:槲叶药材名称槲叶拼音Hú Yè别名槲若(《唐本草》)。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槲树的叶。炮制《本草图经》:"微炙令焦。"性味《唐本草》:

  • 崖棕根

    《中药大辞典》:崖棕根药材名称崖棕根拼音Yá Zōnɡ Gēn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莎草科植物崖棕的根。原形态崖棕,又名:宽叶薹草。多年生草本。根茎丛生,横走;茎侧生,高达30厘米,扁而平滑

  • 沙棘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棘豆药材名称沙棘豆拼音Shā Jí Dòu别名砂珍棘豆、泡泡草来源豆科沙棘豆Oxytropis psammocharis Hanc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