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下果藤

下果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下果藤

药材名称下果藤

拼音Xià Guǒ Ténɡ

别名亚泵礴

来源鼠李科嘴签属植物大苞嘴签Gouania leptostachya DC. var. tonkinensis Pitard.,以茎、叶入药。全年可采,切碎,晒干备用或鲜用。

原形态无刺藤状灌木,高达10米。茎圆柱形,有纵条纹。小枝顶端常卷曲。单叶互生,革质,卵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4~10厘米,宽2.5~6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或微心形,边缘波状或有疏浅齿,上面绿色,无毛,下面较淡,沿脉有疏毛,侧脉5~6对,期间细脉平行;托叶大,2枚,叶状,具齿,抱茎,边缘有尖锯齿。春季开花,苞片较大,花萼5裂,花瓣5;花盘5裂超出子房之上,使萼筒与子房上部全部愈合。朔果圆形,径约1厘米,顶冠以宿存的花萼,有3翅。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林缘及空旷处或疏林中。分布于我国广西和云南等省区。

性味酸、涩,凉。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舒筋活络。用于肢体麻木;外用治烧烫伤,疮疡。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以冷开水浸泡,取液外搽患处。

备注大苞嘴签与嘴签Gouania leptostachya DC. 的主要区别为前者具有大型托叶和苞片。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下果藤

药材名称下果藤

拼音Xià Guǒ Ténɡ

别名嘴签(《云南中草药选》),亚奔波(傣名)。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鼠李种植物下果藤茎叶。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攀援状灌木,高达10米。茎圆柱形,有纵条纹,枝端常卷曲。单叶互生;革质;卵圆形,长5~7厘米,宽3~4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锯齿,上面绿色,下面色较汶,侧脉5~6对,其间细脉平行;叶柄长1~1.5厘米;托叶2,半圆形,边缘有锯齿,抱茎。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杂性;花萼5裂;花瓣5;子房3室。蒴果圆形,径约1厘米,有3翅。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杂木林中或林缘空旷地。分布云南、贵州、广东等地。

性味涩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消炎。

复方治烧伤烫伤:下果藤鲜茎叶,捣烂,加适量冷开水浸泡,取浸出液涂搽创面。(性味以下出《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下果藤

药材名称下果藤

拼音Xià Guǒ Ténɡ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Slender-spike Gouania

别名风藤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咀签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uania leptostachya DC.

采收和储藏:夏末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咀签 攀援灌木,高达10m。茎圆柱形,有纵条纹,枝端常卷曲。叶互生;叶柄长1-2.5cm,被疏或密柔毛;托叶披针形,脱落;叶片革质,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7cm,宽3-4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锯齿,上面绿色,下面色较淡,侧脉5-6对,细脉平行,光滑无毛。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达30cm,花小,杂性同株;花萼5裂;花瓣5,白色,基部具爪;子房藏于花盘内,3室,花柱较短,3浅裂。蒴果圆形,径约1cm,有3翅,先端冠以宿存花萼。种子倒卵形,淡褐色,有光泽。花期8-9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中海拔疏林缘,常攀援于树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

性味涩;苦;性凉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痛;止血。主发热;烧烫伤;疮疡;胃痛;风湿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粉撒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牛毛毡

    《中药大辞典》:山牛毛毡药材名称山牛毛毡拼音Shān Niú Máo Zhān别名田高梁、牛毛草、牛毛毡(《贵州民间药物》),褐穗飘拂草(《广州植物志》),片角草(《中国植物志》)

  • 白三百棒

    药材名称白三百棒拼音Bái Sān Bǎi Bànɡ别名红三百棒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堇菜科植物如意草的全草。秋季采集。洗净晒干。原形态宿根直立草本,高约15厘米。根长圆锥形。基

  • 山桂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桂花药材名称山桂花拼音Shān Guì Huā别名木本远志、木本瓜子金来源远志科山桂花Polygala wattersii Hance.,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湖北、湖

  • 黄皮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皮叶药材名称黄皮叶拼音Huánɡ Pí Yè别名油皮、油梅来源芸香科黄皮属植物黄皮Clausena lansium (Lour.) Skeels,以

  • 搜山黄

    《中药大辞典》:搜山黄药材名称搜山黄拼音Sōu Shān Huánɡ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鸢尾科植物唐菖蒲的球茎。秋后采收。原形态唐菖蒲,又名,菖兰、剑兰、菖蒲花、标杆花、谷穗花、荸荠莲

  • 《中药大辞典》:酒药材名称酒拼音Jiǔ出处《别录》来源为米、麦、黍、高梁等和曲酿成的一种饮料。化学成分因原料、酿造、加工、贮藏等等条件之不同,酒的名色极多,其成分亦差异甚大。在制法上,酒可分为蒸馏酒(

  • 匙叶五加

    药材名称匙叶五加拼音Chí Yè Wǔ Jiā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匙叶五加的茎皮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rehderinus Harms采收和储藏:茎皮全年均可采,

  • 刺人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人参药材名称刺人参拼音Cì Rén Shēn别名刺参、东北刺人参来源五加科刺人参属植物刺人参Echinopanax elatus Nakai,以根及根状茎入药

  • 牡荆

    药材名称牡荆拼音Mǔ Jīnɡ别名黄荆、小荆、楚性味实:苦、温、无毒。叶:苦、寒、无毒。根:甘、若、平、无毒。茎:甘、平、无毒。功能主治1、白带下。用牡荆子炒焦为末,饮服。2、小肠疝气。用牡荆子半升,

  • 含羞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含羞草药材名称含羞草拼音Hán Xiū Cǎo别名感应草、喝呼草、知羞草、怕丑草来源豆科含羞草属植物含羞草Mimosa pudica L.的全草。夏秋采,洗净,切段,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