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三角叶风毛菊

三角叶风毛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角叶风毛菊

药材名称三角叶风毛菊

别名牛蒡根、翻白叶、毛叶威灵仙、大叶防风

来源菊科三角叶风毛菊Saussurea deltoidea (DC.) C. B. Clarke,以入药。

生境分部台湾、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各省。

性味淡,微温。有香气。

功能主治健脾消疳,催乳,祛风湿,通经络。主治产后乳少,白带过多,消化不良,腹胀,小儿疳积,骨折,病后体虚,并治胃寒痛,风湿骨痛。

用法用量3~5钱。外用全草适量,配方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三角叶风毛菊

药材名称三角叶风毛菊

拼音Sān Jiǎo Yè Fēnɡ Máo Jú

别名牛蒡根、毛叶威灵仙、大叶防风翻白叶猪蹄叉、白紫菀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三角叶风毛菊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ssurea deltoidea (DC.) C. B. Clarke [Aplataxis deltoidea DC.]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三角叶风毛菊 多年生草本,高80-150cm。茎枝被蛛丝状绵毛和糠秕状短毛。叶互生;叶片长圆形、卵状心形或三角状心形,长20-25cm,不裂或提琴状羽裂,侧裂片1-2对,顶部裂片大,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楔形的翼,边缘有粗锯齿,上部叶渐小,全部叶上面有糠秕状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柔毛;上部叶柄具翅。头状花序单生枝顶,直径1-4cm,总苞宽钟状,长约1.5cm,总苞片外面被蛛丝状绵毛;管状小花,多数,长2-4mm,具4棱,顶端有具齿的小冠,冠毛白色,羽毛状。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缘、山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台湾、西藏等地。

性味味甘;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健脾消疳。主风湿痹痛;白带过多;腹泻;痢疾;小儿疳积;胃寒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化香树叶

    《中药大辞典》:化香树叶药材名称化香树叶拼音Huà Xiānɡ Shù Yè别名山柳叶(《湖南药物志》)。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胡桃科植物化香树及圆果化香树的叶。原形

  • 羊脂

    《全国中草药汇编》:羊脂药材名称羊脂拼音Yánɡ Zhī别名绵羊脂来源偶蹄目牛科绵羊Ovis aries L.,以绵羊腹内脂肪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可做软膏基础原料。备注羊毛脂:为

  • 灵猫肉

    《中药大辞典》:灵猫肉药材名称灵猫肉拼音Línɡ Māo Ròu出处《纲目》来源为灵猫科动物大灵猫的肉。性味《纲目》:"甘,温,无毒。"功能主治《本草求原》:&

  • 广西莲座蕨

    药材名称广西莲座蕨拼音Guǎnɡ Xī Lián Zuò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观音座莲科植物广西观间座莲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iopteris kwangsiensis Ching原形态

  • 灵芝

    《中国药典》:灵芝药材名称灵芝拼音Línɡ Zhī英文名GANODERMA别名灵芝草、菌灵芝、木灵芝来源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K

  • 漏篮子

    《中药大辞典》:漏篮子药材名称漏篮子拼音Lòu Lán Zi别名木鳖子(《雷公炮炙论》),虎掌(《日华子本草》),漏篮(《彰明附子记》)。出处《纲目》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琐细

  • 单条草

    《中药大辞典》:单条草药材名称单条草拼音Dān Tiáo Cǎo别名星宿菜(《救荒本草》),灵疾草(《陕西植药调查》),小硼砂(《贵州植药调查》)。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泽珍

  • 根辣

    药材名称根辣拼音Gēn Là别名大树甘草(《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当娜(傣名)。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茜草科植物裂果金花的根、茎或叶。全年可采。原形态小乔木,高3米。树皮灰色,枝被毛,皮

  • 九莲灯

    药材名称九莲灯拼音Jiǔ Lián Dēnɡ英文名Plicate Twayblade别名石梅、石杨梅、石仙桃、石虾、鬼子头、七仙桃、穿线草、疳肿药、烂疮薯、叶上果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

  • 狭叶瓦韦

    药材名称狭叶瓦韦拼音Xiá Yè Wǎ Wéi英文名Narrow-leaf Lepisorus出处始载于《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狭叶瓦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