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面部热如火灼者。多因胃家郁热,或饮食不节,湿火上行,独燎其面所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面热者足阳明病。”治宜清泄为主。方用调胃承气汤、升麻黄连汤等。
指服药期间对某种食物的禁忌。如牛膝忌牛肉、商陆忌犬肉、乌梅忌猪肉等。这种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只是经验的记载,有待研究。
同消食化滞。详该条。
书名。20卷。日华子撰。掌禹锡称此书“开宝中四明人撰,不著姓氏”。原书已佚,部分佚文见于《证类本草》等书中。
证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多由肝胆两经热郁化火所致。自觉耳中作胀,或兼疼痛。治宜清肝胆实热。用龙胆泻肝汤加羚羊角(磨水冲服)。
即切脉。详该条。
眼科病证。又名暴赤眼后急生翳外障。多由脏腑积热,风热毒邪外袭所致。《世医得效方》卷十六:“此证轻则无妨,重则疼痛,而白睛红色,乃生翳膜”。症初起,突然白睛赤肿,甚者目胞赤肿,刺痒热痛,羞明泪出,继而黑
证名。出《灵枢·经筋》。指痛如纽结之状。是经筋病的症状之一。
《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九方。萆薢五钱,茯苓、桑枝各三钱,苍术、薏苡仁、牛膝各二钱,秦艽、泽泻各一钱半。水煎服。治寒湿而致的脚气肿痛,成疮肿烂,不能步履,脉沉缓者。
脉学著作。又名《广成先生玉函经》。3卷(一作1卷)。原题唐·杜光庭撰(或认为是托名著作)。全书论述脉理,编为“生死歌诀”上、中、下三篇。重点阐析脉证关系以及脉象的生理、病理情况。后世的流通本系宋·崔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