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龙头草

龙头草

药材名称龙头草

拼音Lónɡ Tou Cǎo

别名鲤鱼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龙冻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ehania henryi(Hemsl.)Sun ex C.Y.Wu[Dracocephalum henryi Hems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龙头草,多年生草本,高30-60cm。茎直立,四棱形,幼枝被疏柔毛。叶对生叶柄长10cm以下,向上渐变短或几无柄;叶片心形或卵形,长4-13cm,宽1.8-4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具波状锯齿,上面被疏微柔毛。轮伞花序,有时有分枝或仅有1朵花腋生,组成的假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序长6-9cm,密被微柔毛;小苞片钻形,长约1mm;花萼长1-1.3cm,上唇较长,3齿,下唇2齿,齿均三角形,具缘毛;花冠淡红紫或淡紫色,长2.3-3.7cm,外面被疏微柔毛,上唇先端微凹,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先端微凹,内面具长柔毛;雄蕊4,不伸出花冠,花药2室,被微柔毛;子房4裂,被柔毛,花柱微伸出花冠,柱头2裂;花盘杯状,前方呈指状膨大。小坚果长圆形,密被短柔毛。花期9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地区的常绿林或常绿与落叶混交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四川东南部和贵州东南部。

性味味甘;辛;性平

功能主治补气血;祛风湿;消肿毒。主劳伤气血亏虚;脘腹疼痛;咽喉肿痛;蛇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杜鹃花根

    《中药大辞典》:杜鹃花根药材名称杜鹃花根拼音Dù Juān Huā Gēn别名翻山虎、搜山虎(汪连仕《采药书》)。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的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

  • 车桑仔根

    药材名称车桑仔根拼音Chē Sānɡ Zǎi Gēn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坡柳的根。全年可采。功能主治消肿解毒。复方①治牙痛:车桑仔鲜根一至二两。水煎服。②治风毒流注:车桑仔干根一至二两

  • 南蛇藤根

    《中药大辞典》:南蛇藤根药材名称南蛇藤根拼音Nán Shé Ténɡ Gēn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卫矛种植物南蛇藤的根,8~10月采,洗净泥土,晒干。生境分部产江西、

  • 花皮胶藤

    药材名称花皮胶藤别名花杜仲藤、眼角蓝、刺耳蓝来源夹竹桃科花皮胶藤Ecdysanthera utilis Hayata et Kawakami,以茎皮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功能主治主治小

  • 狭叶海金沙

    药材名称狭叶海金沙拼音Xiá Yè Hǎi Jīn Shā英文名Small-spiked Climbing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金沙科植物狭叶海金沙的全草或孢子。拉丁植

  • 山牛蒡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牛蒡药材名称山牛蒡别名乌苏里风毛菊来源菊科山牛蒡Saussurea ussuriensis Maxim.,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陕西、甘肃、青海。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寒

  • 水皂角子

    药材名称水皂角子拼音Shuǐ Zào Jiǎo Zǐ出处四川来源为豆科植物豆茶决明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皂角"条。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疾,夜盲,目翳。(四川)用法用量内

  • 柿皮

    《中药大辞典》:柿皮药材名称柿皮拼音Shì Pí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外果皮。功能主治贴疔疮、无名肿毒。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柿皮药材名称柿皮拼音Shì Pí

  • 綟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綟木药材名称綟木拼音Liè Mù别名椭叶南烛、小果南烛、白心木来源杜鹃花科綟木Lyonia ovalifolia (Wall.)Drude var. ellip

  • 西南鹅掌柴

    药材名称西南鹅掌柴别名龙爪树、七叶加、鸭脚木、七叶莲来源五加科西南鹅掌柴Schefflera Khasiana (C. B. Clarke) Vig.,以叶、茎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甘、苦,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