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鸡冠参

鸡冠参

药材名称鸡冠参

拼音Jī Guān Shēn

别名露水草、鸡心贝母、假苍山贝、钗蛋贝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蓝耳草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anotis yaga(Lour.)Roem.et Schult.[Tradescantia yaga Lou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耳草,多年生直立或披散小草本,高可达30cm。植株常被白色疏长绵毛,或有时近无毛。,有多数须根。叶互生;叶片披针形,狭长圆形或近线形,基生叶较大,长3根。叶互生;叶片披针形,狭长圆形或近线形,基生叶较大,长3-8cm,宽5-12mm,茎生叶较小,先端渐尖或略钝,基部下延,两面被稀疏短绵毛。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苞片与呆相似,长2-5cm;苞片镰刀状长圆形,长5-10mm,边缘具毛;萼片3,披针形,基部连合,长约5mm,背面被白色绵毛;花天蓝色,花瓣3,匙状长圆形,两端分离,中部合生成筒,长5-8mm;雄蕊6,全育,花丝上部密被淡蓝色绵毛;子房长圆形,先端被硬毛,3室,花柱线形,长约7mm,先端稍膨大。蒴果倒卵状三棱形,先端被细长硬毛,每室有种子1-2颗。种子表面有网纹和窝孔。花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2700m的山坡、草地及疏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广东、海南、广西、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蓝耳草甾酮(commisterone),甲壳甾酮(crustecdysone)的立体异构体。叶和茎含有蜕皮甾酮(ecdysterone)。

全草中分得结晶性化合物红苋甾酮(rubrosterone),具有甾类本胆烷骨架(etiocholane sdeletone),分子式C19H26O5,熔点248-251℃。

药理作用抗突变化和用,从露水叶中分离出的蜕皮甾酮在鼠伤寒沙门菌TA1535和TA1537试可减少两种诱突变剂亚硝酸钠和盐阿的平所诱导的逆变带数目。茎和叶的粗提取物也有抗突变作用。

性味味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舒筋络;利尿。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水肿;中耳炎;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鹰爪花果

    药材名称鹰爪花果拼音Yīnɡ Zhǎo Huā Guǒ别名鹰爪果来源药材基源:为番荔枝科植物鹰爪花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abotrys hexapetalus(L.f.)Bhandari[

  • 假大薯

    药材名称假大薯拼音Jiǎ Dà Shǔ别名青木香、假通虎城、土木香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马兜铃科植物卵叶马兜铃的根。冬季挖取根部,除去地上部分和细根,洗净,切成数段,晒干。原形态攀援半灌木,

  • 网脉旋蒴苣苔

    药材名称网脉旋蒴苣苔别名石面枇杷、山枇杷、大还魂、吊气还魂来源苦苣苔科网脉旋蒴苣苔Boea dictyoneura Hanc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广西、广东。性味辛、甘,温。功能主治活血散瘀,

  • 芒小米草

    药材名称芒小米草拼音Mánɡ Xiáo Mǐ Cǎo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玄参科植物芒小米草的全草。7~8月采,切段、晒干。原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20~40厘米

  • 昙花

    《中药大辞典》:昙花药材名称昙花拼音Tán Huā别名琼花、凤花、金钩莲(《新中医药》9(6):50,1958)。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仙人掌科植物昙花的花。原形态直立灌木,长达1米以上。主

  • 阔叶麦冬

    药材名称阔叶麦冬拼音Kuò Yè Mài Dōnɡ英文名Radix Liriopis Platyphyllae别名大麦冬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阔叶麦冬Liriope platy

  • 木半夏果实

    药材名称木半夏果实拼音Mù Bàn Xià Guǒ Shí别名四月子、野樱桃、棠台、麦粒团、羊奶子、判渣、、石滚子、芦都子、牛脱。出处1.木半夏始载于《本草拾遗》“胡颓子”条下,云:“又有一种大相似,

  • 黄芩子

    《中药大辞典》:黄芩子药材名称黄芩子拼音Huánɡ Qín Zǐ出处《别录》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果实。功能主治《别录》:"主肠澼脓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

  • 蜜环菌

    药材名称蜜环菌拼音Mì Huán Jūn别名糖蕈、榛蘑、蜜色环菌、蜜蘑、栎菌、根索菌、根腐菌、栎蕈、小蜜环菌出处曾占春《皇和蕈谱》载:“初茸者即糖蕈也。此蕈含苞未发,深卷,新鲜者味尤美,已张伞者味粗,

  • 覆盆子

    《中国药典》:覆盆子药材名称覆盆子拼音Fù Pén Zi英文名FRUCTUS RUBI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华东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的干燥果实。夏初果实由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