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香榧草

香榧草

《中药大辞典》:香榧草

药材名称香榧草

别名须须草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秆丛生,直立或基部倾匍,高10~100厘米,长短不齐。叶片线形,长3~26厘米,宽3~5毫米,边缘粗糙;叶鞘无毛;叶舌干膜质。圆锥花序狭长,长约为秆的1/2或超过之;小穗含花3~6朵,长不超过2毫米,卵圆形,淡绿色至淡紫色,小穗轴逐节断落;颖卵圆形,先端钝;外稃草质,无芒,具3脉,内稃较短;雄蕊2。颖果红棕色,倒卵圆形。花期8~9月。

生境分部生于田野、路旁及河边低湿地。分布我国长江以南及西南等地。

性味咸,平。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治咳血,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香榧草

药材名称香榧草

拼音Xiānɡ Fěi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Japanese Lovegrass

别名须须草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鲫鱼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agrostis japonica(Thunb.)Trin.[Poajaponica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乱草,一年生草本。秆丛生,直立或基部膝曲,高30-100cm,具3-4节。叶鞘疏松裹茎,光滑,大多长于节间;叶舌长约0.5mm,截平,干膜质;叶片长19-26cm,宽3-5mm;扁平或基部稍内卷,粗糙或背面光滑无毛。圆锥花序长圆形,长6-15cm,其长度超过植株的一半,宽2-6cm,分枝细弱,簇生或近于轮生;小穗卵圆形长1.5-2mm,含4-8小花,成熟后变为紫色,自小穗轴由上而下的逐节断落;颖近于相等,卵圆形,长0.5-0.8mm,先端钝,具1脉:外稃卵圆形,先端钝,长0.8-1mm,侧脉明显,内稃与外稃几相等长,先端为3齿,具2脊,脊上疏具短纤毛;雄蕊2,花药长约0.2mm。颖果棕红色,倒卵形,长约0.5mm。花、果期6-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田野路旁、河边及潮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以南和西南地区。

性味咸;平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主咳血;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各家论述《贵州草药》:清热凉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木姜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姜子药材名称木姜子拼音Mù Jiānɡ Zǐ别名山胡椒、木香子、木樟子、山姜子、山苍子[贵州南部]来源为樟科木姜子属植物木姜子Litsea pungens Hemsl.

  • 鹿齿

    《中药大辞典》:鹿齿药材名称鹿齿拼音Lù Chǐ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牙齿。原形态形态详"鹿茸"条。功能主治①《唐本草》:"主留血,鼠瘘,心

  • 菥蓂子

    《中药大辞典》:菥蓂子药材名称菥蓂子拼音Xī Mínɡ Zǐ出处《本经》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菥蓂的种子。5~6月果实成熟时采取全株,打下种子,晒干,扬净。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菥蓂&qu

  • 野棉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棉花药材名称野棉花拼音Yě Mián Huā别名满天星、野牡丹、接骨莲、铁蒿、水棉花、土白头翁来源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野棉花Anemone vitifolia Buch.

  • 露兜竻心

    《中药大辞典》:露兜竻心药材名称露兜竻心拼音Lù Dōu Lè Xīn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露兜树科植物露兜树的叶芽。性味①《生草药性备要》:"味甜,性寒。"②

  • 臭藤子

    药材名称臭藤子拼音Chòu Ténɡ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毛木防己Cocculus orbiculatus(L.)DC.var.mollis(Wall.exHook.F.etThoms)Ha

  • 撒发

    药材名称撒发拼音Sā Fā别名保山附片、小黑牛、草乌、水乌头、山乌头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保山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nagarum Stapf[A.bullatifol

  • 涩梨叶

    药材名称涩梨叶拼音Sè Lí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台湾林檎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doumeri(Bois)Chev.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接取细枝及叶,扎成把,晒干。原形态台湾

  • 梅花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梅花草药材名称梅花草拼音Méi Huā Cǎo来源虎耳科梅花草属植物梅花草Parnassia palustris L.的全草。秋季采集全草,晒干。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清

  • 藏荆芥

    药材名称藏荆芥拼音Cánɡ Jīnɡ Jiè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藏荆芥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peta angustifolia C.Y.Wu原形态藏荆芥,多年生草本,高约6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