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食积

食积

病证名。出《平治会萃》。食物停滞不能消化的证候。又名宿食不消、乳食不调。小儿脾胃嫩弱,乳食失调,致伤脾胃,食积滞于内,六淫病邪侵于外而致。症见腹胀腹痛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治宜消食导滞,调理脾胃为主;肝气盛者,宜平肝。消食可选用平胃散保和丸之类;如食积既去而热不退,或作呕吐,食少者,用异功散;胁胀少食,善怒便青,用六君子汤加升麻柴胡。食少体倦便黄,用补中益气汤;手足冷加炮姜,木香;体瘦潮热口干大便不调,用肥儿丸。参见积滞条。

猜你喜欢

  • 王遂

    【介绍】:西汉时医家。为齐王侍医,讲究服食之道,后因服食致死。

  • 夭疽

    病名。①《灵枢·痈疽》:“发于颈名曰夭疽。其痈大以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渊液,前伤任脉,内熏肝肺”。②出《外科正宗》卷一。指有头疽生于耳后一寸三分高骨处。左名夭疽,右名锐毒,俱属少阳胆经。多因情志内

  • 凉开

    即清热开窍。详该条。

  • 蒙花珠

    见《中药材手册》。为新蒙花之别名,详该条。

  • 肺主皮毛

    出《素问·痿论》。肺与皮毛(一身之表)在生理上和病理上均有密切关系。肺主气,司呼吸,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而皮毛之汗孔也有散气(调节呼吸)的作用。肺还有散布卫气、外卫肌表的功能。如肺气虚,肌表不

  • 八棱麻

    见《药材学》。为八楞木之别名,详该条。

  • 清肝达郁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栀子三钱,白芍药、菊花各一钱五分,当归、橘白各一钱,柴胡、薄荷各四分,牡丹皮二钱,炙甘草六分,鲜橘叶五片。水煎服。功能清肝泄火,疏郁宣气。治肝郁不伸,胸满胁痛,或腹满而痛,甚则欲

  • 户门

    七冲门之一。古人谓消化系统有七个要冲,齿牙如门户,称为户门。《难经·四十四难》:“唇为飞门,齿为户门。”

  • 膏肓

    ①心之下、膈之上的部位。病位深隐难治,病情危重的患者,称为病入膏肓。一说膏肓指膈中之病(见《肘后备急方》)。②经穴名。即膏肓俞。属足太阳经。位于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详膏肓俞条③十二经原穴

  • 椒饼灸

    隔饼灸之一。用胡椒末和面粉等量,调制成3毫米厚的薄饼,中央按成凹陷,放入药末(丁香、肉桂、麝香等分)少许,上置艾炷施灸。适用于风湿痹痛,肌肤麻木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