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风秘

风秘

病证名。由风搏肺脏,传于大肠津液干燥所致。其症大便燥结,排便艰难,多见于老年体弱及素患风病者。《圣济总录·大小便门》:“风气壅滞,肠胃干涩,是谓风秘。”《证治要诀·大便秘》:“风秘之病,由风搏肺脏,传于大肠,故传化难;或其人素有风病者,亦多有秘。宜小续命汤附子倍芍药,入竹沥两蚬壳许,实者,吞脾约麻仁丸;虚者,吞养正丹。”《奇效良方·秘结门》:“风秘为病,风痰秘于大肠,结而不通也。”又:“皂角丸治老人、虚人风秘。乃大肠经有风,大便秘结宜服之。”《张氏医通·大小府门》:“风秘者,风入大肠,传化失职。羌、防、苏子枳壳、麻仁、杏仁皂角灰,煎服润肠丸。”《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专由风秘,宜小皂角丸;如由虚而兼风秘,宜二仁丸。”《医灯续焰·大便燥结证》:“风燥五仁丸、《得效》皂荚丸搜风顺气丸之类。”又:“《得效》五仁丸治津液枯竭,大肠秘涩,传导艰难。《得效》皂角丸,专治有风人藏府闭塞。”本证多见于张力减退性结肠性便秘。参见大便秘结、五秘条。

猜你喜欢

  • 缓风

    脚气的古称。《济生方·脚气》:“黄帝时名为厥,两汉之间名曰缓风,宋齐之后谓之脚气,其名虽不同,其实一也。”详脚气条。

  • 两商

    少商、商阳两穴的合称。详见两间条。

  • 攻里

    下法之一。即攻逐里实。用泻下药物,以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的治法。《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攻里不远寒。”参见下法条。

  • 脊柱旋转复位法

    推拿手法。适用于颈椎病、腰椎后关节紊乱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正坐于凳上,医者用一手拇指按住棘突偏歪的一侧旋转,两手协调动作。当脊椎旋转到一定范围时,即可感到拇指下棘突轻微错动,往往伴有“喀嗒”响声,以

  • 猪仔笼

    见《广东中草药》。为猪笼草之别名,详该条。

  • 感湿嗽

    病名。指肺感湿邪引起的咳嗽。《张氏医通·咳嗽》:“感湿嗽者,脉细而缓,身体重著,骨节烦疼,或自汗,或小便不利。麻黄加术汤。”参见咳嗽、伤湿咳嗽条。

  • 三虚

    ①指人的五脏虚、天气虚及感受虚邪更伤正气。《素问遗篇·本病论》:“人之五脏,一脏不足,又会天虚,感邪之至也,……因而三虚。”②指辨证的三类虚证。《难经·四十八难》:“人有三虚三实。”三虚指:濡为脉虚;

  • 颡叫子

    医疗器械名称。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三:“世人以竹木牙骨之类为叫子,置人喉中吹之能作人言谓之颡叫子。尝有病瘖者,为人所苦,烦冤无以自言,听讼者试取叫子,令颡之作声如傀儡子,粗能辨其一二,其冤获申,此

  • ①气血循环。《素问·诊要经终论》:“尽气闭环,痛病必下。”②环绕。《素问·奇病论》:“环齐而痛。”③圆环。《灵枢·动输》:“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

  • 露珠

    见《医学入门》。怀孕一月,胎元初成,形如露珠,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