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论著作。4卷。清·梁玉瑜传,陶保廉录。以陶问梁答形式讲述医理,共54条。内容有望闻问切及各种脉象之区别;虚损证治,尤详于吐血、衄血病源及其辨证施治;喉科证治、真假绝症之鉴别及十二经温凉补泻药物;多种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蓬子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吴其浚条。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坠睛。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百会疽。见该条。
即跟骨。为跗骨中最大的一块,位于足后,有强大的肌腱附着。
即行气法。见该条。
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即肛肿。详该条。
病名。指痘疮面部俱稀,口角独有,色黑而大,两口角生者为双锁口痘。由痘疮邪毒薰灼所致。治宜解毒托邪。可选银翘散、黄连解毒汤、凉膈散等加减。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风齿候。头面有风,阳明之脉虚,风乘虚随脉流入于齿者,则令齿有风,微痛而根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