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温病条辨》卷一。即时毒。见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该疔不计其数,形圆长如瓜形。治同疔疮。
即瘰疬,详该条。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阴气偏胜,阳气偏衰,则出现寒证。详阴盛则内寒条。
证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发热较高,如火灼之状,手抚病人的皮肤,有灼手感觉。见于多种热性病。
经穴别名。①出《普济方》。即太溪,见该条。②出《太平圣惠方》。即昆仑,见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水飞蓟,详该条。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木贼一钱半,淡豆豉、夏枯草、焦栀子各三钱,桑叶、制香附、牡丹皮各二钱,炙甘草五分,鲜葱白三枚,鲜荷梗五寸。水煎服。功能和解少阳。治寒热往来,热重寒轻者。
又称战舌。舌头颤动。多因内风或酒毒所致。舌淡红或淡白而蠕蠕微动,多属心脾两虚,血虚生风;舌紫红而颤动,多属肝风内动,热极生风;舌紫红,挺出颤动,可见于酒精中毒。
《素问·天元纪大论》:“七曜周旋。”马莳注:“七曜谓日、月、金、木、水、火、土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