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偏胜
见阴阳失调条。
见阴阳失调条。
证名。为疠风兼证。出《疠疡机要》上卷。因脾肺气虚者,宜服补中益气汤;肝肾阴虚者,服六味地黄丸;阳气虚所致者,服八味地黄丸;肝经湿热者,宜用柴胡清肝散;兼发热恶寒者,服圣愈汤。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凉粉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滇南本草》。为法罗海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李中梓条。
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地桃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针方六集条。
尽,完全或完整;剂,剂量。指服药达到完全的剂量。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如桂枝汤的剂量,用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适寒温服一升,“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介绍】:见马哈也那条。
病名。出清·不著撰人《外科集要论法》。即调疽。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书名。3卷。清·阎纯玺撰。刊于1730年。分述胎前、临产、产后的多种病证。书中对产科各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参考前人方书的基础上,阐述了作者的心得。文字较通俗,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1935年又有沈棪增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