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阳主化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化气,阴成形。”张景岳注:“阳动而散,故化气。”
见《本草纲目》。即瓠子,详该条。
病名。出《辨证录》卷十三。即手心毒。见该条。
参见新修本草条。
指脂肪虽多而身形小的人。《灵枢·卫气失常》:“脂人者,虽脂不能大者。”
出《土宿本草》。为莕菜之别名,详该条。
产儿的门户,即妇女阴道外口。
病证名。《难经·五十七难》:“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后世多认为属寒。治宜温中散寒,可用干姜附子汤等方。参见寒泄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即经血崩下而夹瘀血在内,以致淋沥不断,谓之崩中漏下。多因劳伤过度,冲任气虚不能统制经血,故忽然崩下,或漏下淋沥不止。其夹有五色者,古人认为乃随各脏之虚而出现有赤、白、
同空窍。《灵枢·百病始生》:“……闭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窍干壅。”参见空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