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爪黄之病,口苦舌干,身体急强,面目俱黄,行履不得,言语狂乱,四肢疼痛,发即便走。”治用灸烙法,内服瓜蒂散等方。参黄疸有关条。
出《本草图经》。为墨旱莲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别名循际、长平、循脊、循元。位于脐中旁开2.5寸处。主治泄痢,纳呆,消化不良,四肢乏力,多汗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见.《本经逢原》。即芦叶,详该条。
【介绍】:晋代医生。生平欠详。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又名小嘴赤脉附睛障。本症外眦赤脉增多,横过白睛,可侵向黑睛,痒痛无时。古人认为小眦赤脉属心之虚火或三焦壅热,宜结合全身症情辨证论治。参见赤脉传睛条。
【介绍】:见叶劲秋条。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天胡荽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牡蛎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生。字履乾。陕西三原人。研究医书,间或为人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