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从新》。为明党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外科大成》卷四。即锁脚马。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紫花地丁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品汇精要》。为玉簪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六种新编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川楝子,详该条。
检查肛肠病的一种工具。见清·高梅溪《外科图说》卷一。类似现代之窥肛器。
病证名。见《幼科释谜》。小儿感冒风湿之气,失于解表,流注两足疼痛,至两膝浮肿,不能屈伸,传成瘫痪。宜防己汤。
《疫痧草》方。龟板、鳖甲、生地黄、牡丹皮、鲜沙参、麦门冬、天花粉、浙贝母、玄参、犀角、鲜石斛、金汁。水煎服。治痧透肌燥,舌绛液干,喉烂便秘,脉弦无神。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猴枣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