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输穴

输穴

①泛指全身穴位。输,古与俞、腧通。故亦作俞穴腧穴。②五输穴之一。《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注为输。”意为脉气至此已较强盛,犹如水流之注输于深处,故名。输穴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其临床应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难经·六十八难》曰:“俞主体重节痛。”十二经各有一个输穴,即太渊(肺)、三间(大肠)、陷谷(胃)、太白(脾)、神门(心)、后溪(小肠)、束骨(膀胱)、太溪(肾)、大陵(心包)、中渚(三焦)、足临泣(胆)、太冲(肝)。临床应用较广。

猜你喜欢

  • 唐与正

    【介绍】:宋代医生。善治奇病,生平不详。

  • 经行发狂谵语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经正行发狂谵语,忽不知人,与产后发狂相似。缘此妇,素系气血两虚,多怒而动肝火,今经行去血过多,风热乘之,客热与内火并而相搏,心神昏闷,是以登高而歌,去衣而走、妄言谵语,如

  • 鹭鸶藤

    出《覆岩本草》。为忍冬藤之别名,详该条。

  • 逐水法

    下法之一。用泻水作用峻烈的药物治疗水肿实证的方法。适用于颜面、四肢浮肿,或腹中有癥块而有腹水,或胸胁有积水,而脉沉实之证。常用方有十枣汤、禹功丸之类,常用药有牵牛、甘遂、芫花、大戟、商陆等。

  • 手骨

    骨名。掌骨和指骨的统称。

  • 竹沥泄热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方。竹沥一升,生姜、芍药各四分,大青叶、栀子仁、升麻、茯苓、麻黄、玄参、知母各三分,石膏、生葛根各八分。为粗末,水煎去渣,下竹沥更煎,分三次服。治肝实热,阳气伏邪热,喘逆闷恐,目

  • 肩甲骨

    骨名。即肩胛骨。详该条。

  • 费山寿

    【介绍】:见费友棠条。

  • 气虚痿

    痿证之一。见《证治汇补·痿躄章》。多由劳倦内伤、饮食失调或久病脾胃气虚,不能充养肢体而成。主症为手足痿弱,举动无力。治以补脾益气为主。宜四君子汤。有虚热者,用补气和中汤。《医宗必读·痿》:“气虚,四君

  • 陈气

    陈久郁积之气,一般指为久困于脾的湿气。《素问·奇病论》:“治之以兰,除陈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