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见《中药志》。为白芥子之别名。②出《孙天仁集效方》。即芥子。各详该条。
【介绍】:见刘翰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指儿生下一个月后,忽然乳不下咽,肚硬如石,腹壁色红如朱,撮口而哭,手足口气俱冷的病证。古人认为是因断肠,结扎不紧,为风邪所乘而成。治以祛风散寒为主。用乌梅散(《证治准绳》
解剖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即眼睑。详该条。
厥阴病证型之一。包括阳虚寒厥和血虚寒厥。详厥阴病条。
见《医学广笔记》。即升麻,详该条。
病名。《喉舌备要》:“此症生于喉中,或左或右,单起一片有上下二个,中心有红丝透上下两珠,结成脓血;穿后必连作一个。仍有脓血,出之可愈,是属阳症。治宜左属平肝,右宜清肺,当用甘桔汤(甘草、桔梗)加消风升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指妇人屡孕屡堕,故名。参见滑胎条。
即蛇啮。详该条。
人名,传为黄帝大臣。相传道家采阴补阳的房中术,即由容成传来。因之容成成为房中的代名。《汉书艺文志》阴阳家有《容成阴道二十六卷》,《容成子十四篇》,均已失传。其片段见《医心方》二十八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