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即子烦。详该条。
十二经之一。出《灵枢·经水》。即足太阳膀胱经,见该条。
参见小儿药证直诀条。
出《太平圣惠方》。即蚕退纸,详该条。
出静光禅师考定《女科秘要》卷二。即胎气攻心。详该条。
病名。出《疬科全书》。多因先天亏损,寒痰凝结而成。颈部生核,大如卵形,质硬,或带小核数粒,生颈项一侧或两侧。宜固脾兼补肝肾,用加减六味地黄丸。
前阴尿道口与后阴肛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阴出下窍。”
书名。上海第一医学院藏象专题研究组姜春华等撰于1963年。本书集该组七年来对肾的研究资料,阐述了用现代医学检验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探讨肾的物质基础、肾阳虚的机制及治疗方法,可供中西医临床及
针法刺激强度的分类。指介于强、弱刺激之间的针灸刺激量而言。
通导大便的方法。与导便同义。是把液体药物灌入肠中,或把润滑性的锭剂塞入肛门内,以通下大便。如蜜煎导法、猪胆汁导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