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187【介绍】:宋代医家。字子和。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年从父学儒,其后专心钻研医书,尤致力于伤寒,晚年撰《伤寒补亡论》20卷。
《证治准绳·类方》第六册方。葡萄汁、生藕汁、生地黄汁、白蜜各五合。和匀后,文火熬沸,不拘时服。治热淋,小便赤涩疼痛。
《症因脉治》卷二方。栀子、黄连、桔梗、甘草、杏仁、天花粉、黄芩、薄荷。水煎服。治伤热咳嗽,咽喉干痛,面赤潮热。
书名。即《经史证类大观本草》的简称。系大观2年(1108年)重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后所改的书名。其后的刊本也有改称《经史证类大全本草》。
综合性医书。宋·窦材撰于1146年(托名扁鹊所传)。3卷(另有《神方》1卷)。作者以《内经》为医学正传,上卷论经络、灸法等;中卷分述伤寒诸证和杂病;下卷续载内科杂病,兼论外科、妇科、儿科和一些病证。《
书名。30卷。清·张璐撰。刊于1698年。本书对《备急千金要方》进行校勘,并就其中收载的方剂(不包括其中的医论、药物和针灸),予以注释发挥(即所谓“衍义”)。此外,书中还阐述了立方法则中的“反用、激用
①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即临产。详分娩条。②见《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古代妇女分娩时,以干草铺床或炕为蓐(褥),故草蓐指产妇所卧之床褥,引申为妇女产后坐月期。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合谷疽、丫刺毒、擘蟹毒、拍蟹毒、病蟹叉、手叉发、合谷毒、虎口疽、合谷疔、虎口百丫、虎口、手丫刺、丫叉毒、虎丫毒、丫毒、丫指等。由阳明经湿热凝结,毒聚虎口而发。初起忽发黄色
病名。《奇效良方》卷六十四:“饮痫为病,此患吃食不知饱,忽然连三五日不甚思食,手足搐动,多自梦寐中作,食之太饱,亦便发作。”参见痫、食痫、五痫条。
病名。即重舌。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