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王旭高医书六种条。
《万病回春》卷六方。又名温清饮、解毒四物汤。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黄连、黄芩、黄柏、梔子各一钱半。水煎,空腹服。治妇人崩漏不止,或如豆汁,五色相杂,面色萎黄,脐腹刺痛,寒热往来。
病名。为牙龈病之不能张口者。多由阳明火毒炽盛所致。《重楼玉钥》卷上:“此症生在上下牙床两根头勾合之处。起一红核肿痛,牙关紧闭,不能开口。”治宜以刀针刺破红肿处,外吹冰硼散。内服清胃散、黄连解毒汤、五味
见寒温条辨摘要条。
《喉症全科紫珍集》卷上方。牛蒡子、天花粉、白术、炒栀子、葛根各一钱,甘草、升麻各五分,生地黄二钱,连翘、黄芩、青皮、防风各八分,黄连四分,桔梗一钱二分,玄参一钱五分。水煎,食后服。治酒食热毒郁于喉间,
七气之一。《诸病源候论·七气候》:“寒气,则呕吐恶心。”参见七气、九气条。
出《本草纲目》。即小儿紧唇,详该条。
见《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二。即月经过少,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香樟根之别名,详该条。
针法刺激强度的分类。指介于强、弱刺激之间的针灸刺激量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