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又称小便利多、小便多。详小便多条。
经外奇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舌下穴侠舌两边,针治黄疽等病。”位于舌两侧缘,舌伸出口外,正对口角处。主治黄疸,急喉风,喉蛾痧等。直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病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满风轮生障赤色,厚薄高低不等,痛涩莫敢开,视人则两眉紧斗,眵泪并流,且丝脉纵横,白睛亦红紫相映,故曰彩云捧日。”属血翳包睛,详该条。
即咽峡部。《喉科指掌》卷三:“双乳蛾,……生于关口上部两边。”证治参见乳蛾条。
病证名。①《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更有茧唇一症,又名紧唇,又名藩唇。其状口唇紧小,不能开合,不能饮食。”详茧唇条。②指唇疮所致口唇紧急,难于开合的症状。《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脾胃有热,气发于唇,
经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足三里。见该条。
病证名。见《张氏医通》。即经行头痛。详该条。
凛冽的寒水。《素问·刺法论》:“寒行于上,凛水化布天。”
经穴别名。出《素问·气府论》。《针灸甲乙经》作上关穴别名。见该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经闭,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