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表虚

表虚

表证类型之一。是卫外的阳气不足腠理不密而出现的证候。临床上除有表证症状外,以自汗或汗出恶风,脉浮缓为特征。

猜你喜欢

  • 食呕

    证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胸腹胀闷,四肢厥冷,恶闻食臭,食入即呕,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名曰食呕。此由饮食伤脾,宿谷不化之所为也。”《证治要决》卷六:“食呕,多因七情而得,有外感邪气,并饮

  • 产后蛊肿

    病证名。指产后四肢不浮肿而腹大青筋显露的病症。《竹林寺女科秘方》:“产后蛊肿,四肢不浮,肚大青筋。如大便硬,用醉公丸通泄,后进理脾顺气丸;如大便滑泄,宜用木香调胃散。”

  • 太阴脏病

    病证名。指寒邪直中太阴或邪传太阴寒证。亦称太阴脏证。《通俗伤寒论·伤寒本证》:“邪传太阴脏证,口淡胃钝,呕吐清水,大腹痞满,满而时痛,自利不渴,渴不喜饮,小便短少色白。……此太阳寒邪,直入足太阴脏证也

  • 瞎眼

    证名。见《银海精微》。目盲之俗称。详该条。

  • 邵弁

    【介绍】:明人。字元伟。江苏太仓人。生平事迹不详。著有《运气占候补汇》(见《古今图书集成·医部汇考》),内容主要是对《内经》关于运气的论述进行注释。

  • 拔罐法

    是用排除杯、筒或罐内空气,以产生负压,使其吸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古代有以兽角或竹筒为工具的,所以又称为“角法”或“火罐”气;并有称为吸筒疗法及拔筒法者。通常多用竹筒,或陶瓷、玻璃等制成。它是通过

  • 豆须子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菟丝子之别名,详该条。

  • 地罗汉

    见《云南中草药》。为滚山虫之别名,详该条。

  • 邢增捷

    【介绍】:明代医家。浙江新昌人。长于导引术,治病不计较报酬。著有《医案心法》、《本草辑要》、《伤寒指掌详解》、《脉诀删补》等书,皆佚。

  • 小儿脑髓风

    病证名,见《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七。小儿囟门未合,为风邪所侵,袭于脑髓,其症囟颅开解,皮肉筋脉急胀,骨缝青筋起,面少血色,呕吐痰涎,久则成慢惊风搐。治宜疏风豁痰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