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六经病之一。由邪热在半表半里所致。本病特征是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脉弦等。《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又“本太阳病不
病证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即瘖。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光枝勾儿茶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指因阳热而致的小便不通。膀胱主藏津液,借气化才能排出。如果热邪壅结膀胱,使气化功能受阻,水道不通,故使小便不通。其症除小便不通外,可兼有一派热象,如发热,面红,烦躁多啼,指
出《本草经集注》。为马勃之别名,详该条。
即刺血疗法。见该条。
出《简易草药》。为徐长卿之别名,详该条。
出《卫生易简方》。为蚕退纸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水杨梅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五。即涌泉疽。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