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血水草

血水草

药材名称血水草

拼音Xuè Shuí Cǎo

别名水芋金腰带、一口血、小号筒、小绿号筒、水黄连、鸡爪莲、斗篷草、马蹄草、小羊儿、血水芋、一滴血、一点血、土黄连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血水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omecon chionantha Hance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集全草,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血水草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植株具红橙色汁液。根和根茎匍匐,黄色。茎紫绿色,有光泽。叶基生;叶柄细长,长10-30cm,基部具窄鞘;叶片卵圆状心形或圆心形,长5-26cm,宽5-20cm,先端急尖,基部耳垂状,长2-9cm,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有白粉,掌状脉5-7条,细脉网状,明显,边缘呈波状。花季灰绿色而略带紫红色,高20-40cm,有花3-5朵,排列成伞房状聚伞花序;苞片和小苞片卵状披针形,长0.2-lcm,先端渐尖;花萼2,盔状,长0.5-1.5cm,无毛,先端渐尖,基部合生,早落;花瓣4,白色,倒卵形,长1-2.5cm,宽0.7-1.8cm;雄蕊多数,花丝长0.5-0.7cm,花药长圆形,长约0.3cm,黄色;子房卵形或窄卵形,长0.5-1cm,无毛,花柱长0.3-0.5cm,柱头2裂。蒴果长椭圆形,长约2cm,直径约0.5cm,先端稍细小。花期3-6月,果期5-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2200m的山谷、溪边、林下阴湿肥沃地,常成片生长。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寒;有小毒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止血。主目赤肿痛;咽喉疼痛;口腔溃疡;疔疮肿毒;毒蛇咬伤;癣疮;湿疹;跌打损伤;腰痛;咳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30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或晒于研未调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黑脂麻

    药材名称黑脂麻拼音Hēi Zhī Má别名胡麻、巨胜(《本经》),狗虱(《吴普本草》),鸿藏(《别录》),乌麻、乌麻子(《千金方》),油麻(《食疗本草》),交麻(《大业拾遗录》),黑芝麻(《

  • 芡实根

    《中药大辞典》:芡实根药材名称芡实根拼音Qiàn Shí Gēn别名役菜(《食性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根。7月采。性味①《纲目》:"咸甘,平,无毒。&q

  • 狭叶当归

    药材名称狭叶当归拼音Xiá Yè Dānɡ Guī英文名root of Eumenol Angelica别名水大活出处始载于《东北草本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狭叶当归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凤庆鸡血藤

    药材名称凤庆鸡血藤拼音Fènɡ Qìnɡ Jī Xuè Ténɡ别名鸡血藤、须宁鸡血藤、云南鸡血藤出处《纲目拾遗》"鸡血藤胶"条引《云南志》云:"顺宁府出鸡血藤,熬膏可治血症。"《顺宁府志》云:"鸡血

  • 黄菀

    《中药大辞典》:黄菀药材名称黄菀拼音Huánɡ Wǎn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菊种植物森林千里光的全草。8~9月采。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高约50~100厘米。单叶互生;叶片广披针形

  • 雉子筵根

    《中药大辞典》:雉子筵根药材名称雉子筵根拼音Zhì Zǐ Yán Gēn出处《中草药通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莓叶委陵菜的根及根茎。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雉

  • 木天蓼

    《中药大辞典》:木天蓼药材名称木天蓼拼音Mù Tiān Liǎo别名天蓼(《药性论》),藤天蓼(《本草拾遗》),天蓼木(《圣惠方》),含水藤(《中国树木分类学》),葛枣、葛枣猕猴桃(《东北木

  • 花木通

    《中药大辞典》:花木通药材名称花木通拼音Huā Mù Tōnɡ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假须蕊铁线莲的木质茎。8~10月采收,刮去外皮,切片,晒干。原形态木质藤本。叶对生;2回3

  • 紫檀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檀药材名称紫檀拼音Zǐ Tán来源豆科紫檀属植物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 L.的木材心部。性状呈长方块状或小碎块,显棕红色,久于空气接触时变暗。

  • 蜈蚣藻

    药材名称蜈蚣藻拼音Wú Gōnɡ Zǎo别名海赤菜、冬家烂、膏菜来源药材基源:为隐丝藻科植物蜈蚣藻及舌状蜈蚣藻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rateloupia filicina(Wulf.)C.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