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藿香散

藿香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甘草(炙)、半夏(切作四片.姜汁浸一宿.以粟炒黄)、藿香叶,各一两;陈皮(去白)半两。

炮制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温脾胃,化痰饮,消宿冷,止呕吐。治胸膈痞满,腹胁胀痛,短气噎闷,咳呕痰水,噎醋吞酸,哕逆恶心,及治山岚瘴气。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枣一枚,同煎七分,去滓,热服,不计时候,日二、三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麦门冬(去心,焙)半夏甘草(炙)各15克藿香叶30克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有热,面赤,呕吐涎嗽,及用攻下过度者。

用法用量每服1.5~3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6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御药院方》卷十: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广明胶(碎,炒如珠)21克藿香叶30克糯米500克 白丁香21克零陵香30克 皂角(去皮、子,炙)30克 香白芷60克檀香30克 龙脑7.5克(另研)沉香30克丁香21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皮肤干燥,面部酐黯。

用法用量每日用洗手面。

摘录御药院方》卷十

《百一》卷十九: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藿香叶1分,人参1分,白茯苓1分,丁香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脾胃虚弱,乳食不调,时作身热,或吐或泻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若伤风热,加生姜1片;作惊,加羌活防风各半寸;有痰逆,加汤洗半夏1片,生姜3片,煎如前。

摘录《百一》卷十九

《圣惠》卷七十八: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藿香3分,香薷3分,白术3分,麦门冬(去心,焙)3分,葛根(锉)3分,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3分,人参(去芦头)3分,桂心半两,芦根1两(锉),白豆蔻半两(去皮),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霍乱吐利,烦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竹叶3-7片,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圣惠》卷八十二: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藿香1分,紫苑1分(洗去苗土),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3分(去心,焙),桂心半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生下十日至半月,呕逆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放温,以绵点取滴口中,1日次第取尽。

摘录《圣惠》卷八十二

《圣惠》卷四十七: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别名木瓜散、赤茯苓汤、藿香

处方藿香1两,白术1两,当归1两半(锉碎,微炒),木瓜3两(干者),人参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五味子1两,黄耆1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霍乱。吐利不止,闷绝不住,腹痛转筋。

用法用量木瓜散(《圣惠》卷七十八)、赤茯苓汤(《圣济总录》卷三十八)、藿香汤(《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普济方》卷三九七: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陈皮(去白)、厚朴甘草(炙)、枳壳苍术(米泔浸)、乌豆(炒、去皮)、缩砂仁白芍药、当归藿香叶、川芎木瓜百药煎阿胶(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冷热不调,赤白五色,诸般泻痢。

用法用量生姜茶芽蜜水煎调服。

白痢,加白姜、木香;赤痢,加黄连;赤白痢,加姜黄连;血痢,加诃子肉。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七

《卫生总微》卷十: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藿香叶(去土)1两,半夏曲1两,甘草(炙)1两,陈皮(去白)2两,厚朴(去粗皮,姜制)2两,人参(去芦)半两,白术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胃气不和,吐逆,心腹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或1钱,水1小盏,加生姜3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局方》卷四: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别名藿香汤、藿香正气散、藿脾饮、藿香脾饮

处方厚朴(去粗皮,姜汁炙)1两,甘草(炙)1两,半夏(切作4片,姜汁浸1宿,以粟炒黄)1两,藿香叶1两,陈皮(去白)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温脾胃,化痰饮,消宿冷,止呕吐。主胸膈痞满,腹胁胀痛,短气噎闷,咳呕痰水,噫醋吞酸,哕逆恶心;及山岚瘴气。留饮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藿香汤(《圣济总录》卷六十四)。藿香正气散(《普济方》卷二○六引《指南方》)、藿脾饮(《证治要诀类方》卷二)、藿香脾饮(《准绳·类方》卷五)。

摘录《局方》卷四

慈幼新书》卷九: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茯苓紫苏藿香苍术陈皮厚朴桔梗半夏甘草大腹皮

功能主治感冒,兼痰嗽气壅。

摘录慈幼新书》卷九

《幼科指掌》卷三: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人参白术茯苓陈皮藿香木香厚朴甘草苍术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脱肛。

用法用量生姜、南枣,煎汤调服。

摘录《幼科指掌》卷三

《圣惠》卷十一: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藿香1分,麦门冬1两(去心,焙),桑木耳1分,葛根1两(锉),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人参半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干呕烦乱,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鸡峰》卷十四: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厚朴1两,藿香叶1两,生姜1两,陈橘皮1两,半夏1两,甘草1两。

制法上同杵令烂,焙干为末。

功能主治疟吐下之后。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鸡峰》卷十四

《圣惠》卷十: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藿香1两,白附子半两(炮裂),零陵香1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甘松香1两,川乌头半两(炮,去皮脐),牛黄1钱(细研),麝香1钱(细研)。

制法上为细散,与牛黄麝香同研令匀。

功能主治伤寒中风,头昏,皮肤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热葱酒调下,日3服,夜1服。

摘录《圣惠》卷十

《博济》卷二: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别名藿香汤、藿香

处方藿香1两,厚朴1两(去粗皮,姜汁炙令香熟),甘草3分(炙),官桂半两(去粗皮),青皮3分(汤去瓤,细切,麸炒)3分,干姜1两(炮),枇杷叶1分(炙去毛)。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消食,进饮食,化冷痰。主霍乱。脾胃气虚弱,呕吐不食;脾胃虚寒,痰盛,呕吐不止,饮食不化。

用法用量藿香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五)、藿香饮(《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摘录《博济》卷二

圣济总录》卷十七: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藿香叶、零陵香莎草根(炒去毛)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头旋目眩,痰逆恶心,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后腊茶清调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七

《医方类聚》卷二五八引《保童秘要》: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附子(炮)1分,藿香1分,桑螵蛸1分,僵蚕(去足,令净)1分,腻粉20文。

制法上为末,同研匀。

功能主治急惊风,夜间惊啼,不得睡,或呕逆。

用法用量每服1字,薄荷暖酒调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五八引《保童秘要》

《圣惠》卷八十四: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藿香1分,木香1分,葛根1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丁香1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吐逆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频频温服。量儿大小,临时分减。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四十七: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藿香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人参半两(去芦头),木瓜1两(干者),桂心半两,白术1两,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芎?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霍乱吐泻多,脾胃虚乏,心腹胀满,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圣惠》卷六十九: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藿香半两,白附子半两(炮裂),白僵蚕半两(微炒),天南星半两(炮裂),干蝎半两(微炒),桑螵蛸半两(微炒),麻黄3分(去根节),半夏半两(汤洗7遍,以生姜半两去皮,同捣令烂,炒令干),腻粉1分(研入),麝香1分(研入)。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中风。言语謇涩,心膈痰涎不利,四肢时有抽掣。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生姜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圣惠》卷七十五: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藿香1两,芎?半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当归3分(锉,微炒),茅香1握,麦门冬3分(去心)。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呕逆,食物不住。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同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普济方》卷三九五: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藿香1两,丁香1钱,木香半两,缩砂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吐利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水5分,煎3分,通口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五

幼幼新书》卷二十七引《婴童宝鉴》: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藿香1分,香薷(并为末)1分,白茯苓(末)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霍乱吐泻。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姜汤调下,如人行3-5里进1服,连进3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七引《婴童宝鉴》

《袖珍小儿》卷六: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藿香厚朴(制)、半夏(泡)、白术、干葛、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退热。主时气吐泻。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3片,水1盏煎服。

摘录《袖珍小儿》卷六

《鸡峰》卷十四: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高良姜半两,藿香半两。

制法上为末,均分为4服。

功能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每服以水1碗,煎至1盏,温服,未定再服。

摘录《鸡峰》卷十四

普济方》卷四十六引《海上方》: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全蝎子8个,荜拨半两,川乌半两,川芎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首风。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搐入鼻中;或以茶清食后调服亦可。

摘录普济方》卷四十六引《海上方》

《朱氏集验方》卷十一: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陈皮藿香叶、厚朴(姜制)、枳壳(去瓤)、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和胃,进乳食。主小儿脏腑不调作泻,青黄黑白,乳食不消,粪中有冻如鸡子清,兼暴泻如水,其证肚痛,微热,面唇黄白。

用法用量陈米饮调紫苏汤调下。粪中有黄白冻子,木瓜白梅去盐煎汤送下;如痢止,枣子煎调送下;慢惊或偏坠红肿内吊,紫苏汤调下,3-5服痛止。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一

《圣惠》卷七十: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藿香1两,桂心1两,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术1两,丁香半两,白豆蔻1两(去皮),人参1两(去芦头),神曲半两(微炒),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皮半两,香附子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气攻脾胃,不思饮食,若食即腹胀。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

《博济》卷三: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藿香人参茯苓白芷威灵仙甘草桔梗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和气安胎,利胸膈。主妇人妊娠,噎塞阻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6分,温服。

摘录《博济》卷三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藿香叶(焙)1两,诃黎勒皮(焙)10枚,人参半两,丁香半两,糯米300粒,石莲心200枚,甘草(炙,锉)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开胃和气。主霍乱吐逆。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煨和皮生姜1块,大枣2个,同煎,空心,食前浓汤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圣惠》卷五: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别名藿香

处方藿香半两,诃黎勒半两(煨,用皮),人参3分(去芦头),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半夏半两(汤浸,洗7遍,去滑),赤茯苓3分,肉桂3分(去皱皮),白术3分,草豆蔻1两(去皮),枳实半两(麸炒微黄),高良姜3分(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冷热不和,胸膈满闷,四肢无力,痰逆,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藿香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注意忌生冷、油腻、饴糖

摘录《圣惠》卷五

《卫生总微》卷十四: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藿香(去土)21叶,枳壳2片(去瓤,湿纸裹,煨令熟),蚌粉枳壳大)1块。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不因风寒所得,肺胃气不和而咳嗽。

用法用量婴小服1字,2-3岁服半钱,蜜水调下,不过2-3服安。儿大以意加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四

圣济总录》卷十六: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藿香半两,草乌头半两(炮,去皮脐),乌头1两(炮裂,去皮脐),乳香3皂子许(研)。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风客阳经,头重疼痛,及偏凑一边,绕额角痛。伤风挟痰饮,上厥头疼,偏正夹脑诸风。

用法用量每服1字至半钱,发时服,好茶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六

《嵩崖尊生》卷九: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藿香1钱半,半夏1钱半,茯苓1钱半,陈皮1钱半,生姜1钱半,丁香5分。

功能主治化痰。主呕吐。

用法用量虚人,加人参;内虚寒,加吴萸、草蔻、干姜;伤食,加砂仁神曲;有热,加竹茹、干葛,或加姜汁炒黄连

摘录《嵩崖尊生》卷九

《嵩崖尊生》卷九: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藿香1钱,白术1钱,厚朴1钱,陈皮1钱,茯苓1钱,半夏1钱,紫苏1钱,桔梗1钱,白芷1钱,香薷1钱,黄连1钱,扁豆1钱,腹皮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藿乱。身热,渴,体重骨疼,是暑湿症者。

用法用量加姜、葱,水煎服。

摘录《嵩崖尊生》卷九

幼幼新书》卷二十七引郑愈方: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藿香2钱,赤曲2钱,半夏1钱(姜汁制)。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吐逆。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南木香汤调下;木瓜汤亦得。3服立止。次用调中散。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七引郑愈方

御药院方》卷五:藿香散

药方名称藿香散

处方厚朴(去皮)1两,半夏(洗)1两,生姜(去皮)1两(3味同捣烂,焙干),藿香1两,甘草(炙)1两,草豆蔻仁1两,橘皮(洗)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吐。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2个,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猜你喜欢

  • 肺瘤1号方

    药方名称肺瘤1号方处方党参9克,黄芪9克,白术9克,茯苓15克,猪苓15克,生苡仁5克,陈皮9克,白花蛇舌草30克,鱼腥草30克,铁树叶30克。功能主治补脾益气化痰湿,佐以抗癌。主脾虚气弱。用法用量水

  • 五仁丸

    药方名称五仁丸处方杏仁(酒浸,去皮、尖,麸炒令黄,取净,细研)30克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取净,细研)30克酸枣仁(汤浸,去皮,取净,细研)30克柏子仁(拣净,细研)30克 大麻子仁(晒,焙令干,用

  • 青盐散

    药方名称青盐散处方蝎梢胡椒各3克干姜6克 青盐3克(别研)制法上药为细末,入瓷器内。功能主治治牙齿疼痛,时时浮动。(牙痛牙疼)用法用量用时取少许揩齿间,良久用盐汤漱之。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 济阴百补丸

    药方名称济阴百补丸处方当归(酒洗,晒干)6两,熟地(酒洗)1钱,香附子1斤(分4制:醋、酒、童便、盐水各浸3日,炒干),白芍药(酒炒)1钱,川芎1钱,益母草(5月5日采者佳,忌铁,净末)半斤,甘草(炙

  • 无比丸

    《圣济总录》卷五十六:无比丸药方名称无比丸处方高良姜(炮)缩砂仁桂(去粗皮)干姜(炮)赤芍药各90克制法上五味,捣罗为末,酣煮面糊为丸,如小弹子大。功能主治治九种心痛。用法用量每服1丸,生萝卜1片,和

  • 桂枝一白虎二汤

    药方名称桂枝一白虎二汤处方桂枝(去皮)3钱5分,芍药(去黄赤皮1层,用蜜水拌蒸3次、晒3次,焙干,锉碎)6钱,生姜(切)7钱,大枣4枚(擘),秔米1合(淘洗),甘草(去头尾尖处各3寸,切作5寸长,好酒

  • 牡丹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牡丹汤药方名称牡丹汤处方牡丹甘草败酱生姜茯苓各6克薏苡仁桔梗麦门冬各9克丹参芍药各12克 生地黄15克制法上十一味,哎咀。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解毒排脓。治肠痈。用法用量以水1升

  • 拨云散翳汤

    药方名称拨云散翳汤处方生地、当归、荆芥、防风、薄荷、菊花、蒙花、木贼、蒺藜、蝉蜕、紫草茸、甘草、灯心、葱、姜。功能主治暴赤生翳。用法用量内热,加芩、连;热甚,加大黄;夜间目珠痛,加夏枯草。摘录《医学集

  • 赤小豆饭

    药方名称赤小豆饭处方赤小豆1升。功能主治健脾胃,消水肿。主水气肿胀。用法用量以东行花桑枝,烧灰1升,淋汁,煮饭食之。摘录方出《本草纲目》卷二十四引《梅师方》,名见《增补内经拾遗》卷三

  • 加味肥儿丸

    药方名称加味肥儿丸处方胡黄连1两,史君子(去壳,浸,去皮)1两,三棱(煨)1两,木香1两,莪术(煨)1两,香附子1两,青皮(炒)1两,陈皮1两,麦芽(炒)1两,神曲1两(炒),槟榔5钱,川黄连5钱,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