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藨草

藨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藨草

药材名称藨草

别名荸荠光棍草、光棍子

来源莎草藨草Scirpus trigueter 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除广东外,各省区均有。

性味甘、涩,平。

功能主治开胃。主治食积气滞,呃逆饱胀。

用法用量0.5~2两。

注意孕妇及体虚无积滞者勿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藨草

药材名称藨草

拼音Pāo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Common Bulrush

别名野荸蔼、光棍子、光棍草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11卷)。

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植物藨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irpus triqueter (L.)Palla[Scirpus tripueter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藨草,多年生草本,高20-100cm。匍匐根茎细长。秆散生,三棱形,较粗壮,近基部有2-3个叶鞘,先端叶鞘有叶片。叶片扁平,长1-5cm,宽1.5-2mm。苞片1,为秆的延长,三棱形、长1.5-6cm。矛伞花花序假侧生,有1-8个簇生小穗;小穗卵形或长圆形,长3-4mm,膜质,黄棕色,具1脉,边缘疏生缘毛,先端微凹或圆形;下位刚毛3-5条,有倒刺,与小坚果近等长;雄蕊3,花药线形;花柱短,柱头2,细长。小坚果卵形,长2-3mm,平凸状,熟时黑褐色,平滑,具光泽。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河边、溪塘边、沼泽地及低洼潮湿处。

资源分布:除广东、海南外,各地均有分布。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脾;胃;膀胱经

功能主治开胃消食;清热利湿。主饮食积滞;胃纳不佳;呃逆饱胀;热淋;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注意孕妇及体虚无积滞者慎服。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具有健胃的功效。用于食积气滞、呃逆饱胀。孕妇及体虚者勿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猪毛草

    药材名称猪毛草拼音Zhū Máo Cǎo别名善鸡尾草、小凤尾草(《贵州民间药物》)。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狭叶凤尾蕨的根或茎叶。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状

  • 土远志

    药材名称土远志拼音Tǔ Yuǎn Zhì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奇异排草的根。春、夏季挖掘地下根部,洗净晒干。或临时采用新鲜品。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三张叶"条。

  • 葡萄叶秋海棠

    药材名称葡萄叶秋海棠拼音Pú Tɑo Yè Qiū Hǎi Tánɡ别名大叶半边莲。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葡萄叶秋海棠带根茎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edulis Levl.采

  • 柠檬

    《全国中草药汇编》:柠檬药材名称柠檬拼音Nínɡ Ménɡ别名黎檬来源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柠檬Citrus limonia Osbeck,以果与根入药。根全年可采,果秋冬采。性味果:酸

  • 山橿

    药材名称山橿拼音Shān Jiānɡ别名副山苍来源樟科山橿Lindera reflexa Hems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各省。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理气,止血,杀虫。主治癣疥,过敏性皮炎,

  • 刺茶美登木

    药材名称刺茶美登木拼音Cì Chá Měi Dēnɡ Mù别名皮胡椒。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广西刺茶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ytenus variabilis(Loes.)C.Y.Cheng

  • 百里香叶杜鹃

    药材名称百里香叶杜鹃来源杜鹃花科百里香叶杜鹃Rhododendron thymifolium Maxim.,以枝、叶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青海。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止咳平喘,祛痰。主治慢性气管炎,哮喘。

  • 一颗针

    药材名称一颗针拼音Yì Kē Zhēn别名黄连、三颗针、刺榴根、子檗、刺檗、山石榴、刺木仔根、大刺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日本小檗的根、根皮及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thunb

  • 丁香

    《中国药典》:丁香药材名称丁香拼音Dīnɡ Xiānɡ英文名FLOS CARYOPHYLLI来源本品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llata Thunb.的干燥花蕾。当花蕾由绿色转红

  • 羯布罗香

    药材名称羯布罗香拼音Jié Bù Luó Xiānɡ出处羯布罗香与龙脑香一样系外来药物。《本草衍义》引《大唐西域记》云:"西方秣罗矩咤国,在南印度境,有羯布罗香。干如松株,叶异,湿时无香。采干之后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