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惊证之一。出《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见《医学入门》。怀孕一月,胎元初成,形如露珠,故名。
【介绍】:东汉医生。据史料记载,常以道术治病,似为巫医。
病名。系指齿缝间流脓,愈而复发。《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肿脓汁出,愈而更发,谓之齿漏疳。”属牙漏。详牙漏条。
证名。《素问·厥论》:“厥阴厥逆,挛,腰痛,虚满前闭。”前指前阴。前闭,即小便闭塞不通。《类经》卷十五:“肝经之脉环阴器,故为前闭不通。”详癃闭条。
推测、度量之意。如从切脉推测病情和病所,结合四时气候变化,估计疾病的顺逆。《素问·病能论》:“所谓揆者,方切求之也,言切求其脉理也。度者,得其病处,以四时度之也。”参见揆度奇恒条。
出《儒门事亲》卷五。即子喑。详该条。
古病名。出《灵枢·经脉》。胗,“唇疡也”(《说文解字》)。详唇疮条。
《素问》篇名。本篇专论疟疾的病因、病理、证候、诊断和治疗原则,故名。
病证名。指劳欲过度,真阴亏损,虚火上浮而致的大吐大衄。《不居集》卷十三:“格阳虚火失血:格阳失血,多因色欲劳伤过度,真阳失守于阴分,则无根虚火,浮泛于上,多见上热下寒,或头红面赤,或喘促躁烦,而大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