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即恶疮。见该条。
痿证之一。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又名皮毛痿。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字仲讷。宛丘(今河南淮阳)人。少喜医方,遍读古医书,为医博士。后隐居,信佛教,传其方于子孙。
出《神农本草经》。为泽泻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即丹毒。见该条。
观察脐部的诊断方法。《台州原文》:“脐通五脏,真神往来之门也,故曰神阙。”凡脐以深大而坚固,左右上下推之不动,轮廓约束者,为真神安全。按之有力为真气充足;按之无力为脏气虚衰。外观应注意有无脐肿、脐湿、
证名。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指经常感觉筋骨四肢酸痛。
见《千金翼方》。即蒺藜苗,详该条。
出《遵义府志》。为鱼腥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子痫。高淑濂《胎产方案》:“妊娠口噤,项强手足挛搐,言语蹇涩,痰涎壅盛,不省人事,名曰子痫,即胎风,又名儿晕、儿痉。”详子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