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胃脘痈

胃脘痈

病名。①出《素问·病能论》。又名胃脘内痈胃痈。指痈生于胃脘者。《医学入门》卷六:“胃脘痈因饮食七情火郁,复被外感寒气所隔,使热浊之气填塞胃脘。”初起腹部中脘穴处隐痛微肿,疼痛连心,身发寒热,脉迟紧者,为瘀血凝聚脓未成,宜急服清胃射干汤,若身热不退,咯吐脓血,脉洪数,为脓已成,宜服赤豆薏苡仁汤,或三仁汤。②《疡科心得集》卷中:“胃脘痈者生于中脘穴……有外痈,有内痈,外痈在皮里膜外,初起漫肿渐渐焮红成脓……。”证治见外痈条。

猜你喜欢

  • 心圣图说

    见心圣图说要言条。

  • 医略十三篇

    书名。14卷。清·蒋宝素撰。刊于1840年。本书为作者所撰的《医略》(共87卷)中的六淫门,计13卷,并附方1卷。书中对风、寒、暑、湿、燥、火及疟、痢、霍乱、瘴气等的辨证治疗分别作了简要论述,并附医案

  • 气滞腹痛

    病证名。见《赤水玄珠·腹痛门》。指气机结滞所致的腹痛。详气结腹痛条。

  • 膈洞

    出《灵枢·根结》。膈,饮食格拒不下;洞,大便泄泻如注。详噎膈、洞泄条。

  • 延陵弟子纪要

    见继志堂医案条。

  • 猝痖

    病证名。见《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暴瘖,猝痖也。”即暴瘖。详该条。

  • 鬼薙刺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一。即油风。详该条。

  • 产后心烦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产后心烦,由余血奔心,故烦闷不安兼腹痛也。……宜祛瘀血为主,服金黄散。七日后作虚烦治,服麦门冬散。”

  • 小扣子兰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麦斛之别名,详该条。

  • 李修之

    【介绍】:见李惺庵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