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胃管

猜你喜欢

  • 胎病结热

    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五十九。指婴儿里热内结,大便不通,冲心腹胀,甚至脐突的证候。治宜通腑泻结之剂,如三黄丸(《小儿药证直诀》:黄连、大黄、黄芩)。

  • 白云香

    见《中药志》。为白胶香之别名,详该条。

  • 大病后虚汗

    证名。出《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指大病后因体虚而多汗。参病后多汗条。

  • 黄水疮

    病名。生于皮肤的一种传染性脓疱性疾病。见《外科正宗》卷四。又名滴脓疮、黄水粘疮。由于脾胃湿热过盛,兼受风邪相搏而成,初起皮肤患处先起红斑,继之成粟米样水疱,逐渐增大,疱液初呈透明,后为混浊,基底红晕,

  • 白茯苓

    见《素问玄机原病式》。为茯苓之处方名,详该条。

  • 齐头蒿

    出《新修本草》。为牡蒿之别名,详该条。

  • 水荭花

    见《摘元方》。为荭草花之别名,详该条。

  • 御药院直长

    金代医官职称。承办帝王服用汤剂药物等事的官吏,官阶正八品。参见御药院条。

  • 穴俞

    出《素问·生气通天论》。即腧穴,见该条。

  • 烂眶

    病证名。见《异授眼科》。即目眶岁久赤烂。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