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肥油膏

肥油膏

医宗金鉴》卷六十三:肥油膏

药方名称肥油膏

处方番木鳖18克当归藜芦各15克黄柏苦参杏仁狼毒附子各9克鲤鱼胆2个

制法用香油300克,将前药入油内,熬至黑黄色,去滓,加黄蜡36克,溶化尽,用布滤过罐收。

功能主治主治秃疮初起。

用法用量每次用蓝布裹于手指,蘸油少许擦疮。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三

《金鉴》卷六十三:肥油膏

药方名称肥油膏

处方番木鳖6钱,当归5钱,藜芦5钱,黄柏3钱,苦参3钱,杏仁3钱,狼毒3钱,白附子3钱,鲤鱼胆2个。

制法用香油10两,将前药入油内,熬至黑黄色,去滓,加黄蜡1两2钱溶化尽,用布滤过,罐收。

功能主治散风杀虫,长发。主肥疮。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用蓝布裹于手指,蘸油擦疮。

摘录《金鉴》卷六十三

猜你喜欢

  • 和中饮子

    药方名称和中饮子处方川归身、茯苓、人参、白术、柴胡、甘草、黄芩、芍药、滑石、麦门冬、淡竹叶。功能主治伤寒日久,汗下脉虚,潮热往来者。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2片,大枣1个,煎1钟,不拘时候服。摘录《活人

  • 伏龙肝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伏龙肝散药方名称伏龙肝散处方伏龙肝(即灶心土也)、赤石脂,各一两;熟干地黄(酒浸一宿)、艾叶(微炒),各二两;甘草(炙)、肉桂(去粗皮),各半两;当归(去苗.炒)、

  • 茸香丸

    药方名称茸香丸处方鹿茸(酥炙)肉苁蓉(酒浸,焙)当归各15克鸡内金22克(微炒)龙骨牡蛎灰赤石脂禹余粮(煅,醋淬碎为度,各研细)川白姜益智仁 巴戟乳香各7.5克制法上为细末,糯米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回津丸

    药方名称回津丸处方白芍药1钱,白术2钱,泽泻1钱,茯苓1钱,川芎1钱,当归2钱,五味子3钱,乌梅肉1钱。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养血通气,回津补肾。主产后虚渴,去血多,津液少,肾气虚,饮无度。用

  • 桂枝加葛根瓜蒌汤

    药方名称桂枝加葛根瓜蒌汤别名桂枝加葛根瓜萎根汤处方桂枝2钱半,芍药2钱半,葛根2钱半,栝楼根2钱半。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柔痉有汗。用法用量桂枝加葛根瓜萎根汤(《普济方》卷一三二)。《普济方》有生姜七片

  • 苍柏辛芎散

    药方名称苍柏辛芎散处方南星、滑石、半夏、苍术、柏皮(炒)、川芎、辛夷、牡蛎粉(炒)、酒芩。功能主治妇人上有头风鼻涕,下有白带。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去滓,食前服。摘录方出《丹溪心法》卷五,名见《

  • 白粉灵丹

    药方名称白粉灵丹处方水银1两,明矾2两,皂矾2两,火消2两,食盐2两,雄精3钱,朱砂3钱。制法上药先将后6味研细,入阳城罐内,中间放水银,上以铁盏盖好,再用铁线扎紧,以盐泥固济封口,晒干,裂纹补好,照

  • 槐角煎

    《杨氏家藏方》卷二:槐角煎药方名称槐角煎处方槐角4两(慢火麸炒黄黑),荆芥穗3两,菊花2两,皂角(去皮弦子,酥炙黄)1两。制法上同为细末,炼蜜为丸,每1两作10丸。功能主治治风凉血。主头目旋运,涕唾稠

  • 葱矾酒

    药方名称葱矾酒别名葱矾散、葱矾饮处方明矾(于端午午时为末,晒干,瓷器盛之)3钱,葱白7茎。功能主治一切疔毒、恶疮初起,发热恶寒者。用法用量葱矾散(《验方新编》卷十一)、葱矾饮(《寿世良方》)。本方原名

  • 乌龙煎剂

    药方名称乌龙煎剂处方乌梅30克,龙胆草15克,山楂20克,地榆12克。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导滞凉血,收敛止泻。主湿热郁蒸,湿从热化,灼伤肠道。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曾庆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