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肝劳

肝劳

①病名。因劳损伤肝所引起的虚损之症。《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肝劳者,面目干黑,口苦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独卧,目视不明。”《太平圣惠方·治肝劳诸方》:“治肝劳虚热,两目赤涩,烦闷宛转,热气壅滞,胸里炎炎,宜服泻肝除热,柴胡散方。”又:“治肝劳,虚寒胁痛胀满气急,昏不思饮食,宜服鳖甲散方。”《医醇賸义·劳伤》:“肝劳者,阳气拂运,阴气亏损,身热胁痛,头眩耳鸣,筋节弛纵,加味扶桑饮主之。”参见虚劳、五劳条。②证名。指风劳。《圣济总录·风劳》:“论曰风劳者,肝劳之类也。”《金匮翼·风劳》:“风劳之证,……亦名肝劳。”详风劳条。

猜你喜欢

  • 灵芝益寿草

    丛书名。清·潘蔚辑。刊于1873年。包括《慎疾刍言》、《世补斋不谢方》二种。

  • 平人绝谷篇

    《灵枢经》篇名。平人,即健康人:绝谷,就是不食东西。本篇着重说明健康人七天不进饮食就要死亡的原因,故名。说明肠胃的消化和吸收作用,是补给营养、维持生命的源泉。

  • 五风变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五风变内障。详该条。

  • 许道幼

    【介绍】:南北朝时梁代医生。生平欠详。

  • 秉风

    经穴名。代号SI1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肩解。属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太阳,手、足少阳之会。位于肩后肩胛岗上窝之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时有凹陷处。布有锁骨上神经后支和付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并有

  • 饮后即便

    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小便闭癃源流》。由于精气衰耗,不能输于脾、归于肺所致。其症饮入立觉至脐,即欲小便。宜用补中益气汤等方。

  • 陈敬旦

    【介绍】:见陈景魁条。

  • 背缝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位于肩胛部,腋后纹头直上,与第四胸椎棘突相平处。主治肩背疼痛。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 胞生肉沙

    病证名。梁翰芬《眼科学讲义》:“肉沙之证,风热之邪,滞在太阳,气血凝结所致。胞皮内生红粒,状如碎沙粒,藏在胞皮之内,旧说称为鱼子,其大者,即谓之为石榴,色红,日久不除,必致连累睛珠,多致昏瞆。”参见鱼

  • 脉管

    血液运行的通道。简称脉。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