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医痊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系一般下级医官职务,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系一般下级医官职务,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介绍】:战国时医家。扁鹊的弟子,详见子阳条。
见《奇效良方》。即纹色。详该条。
见开宝新详定本草条。
医学门径书。清·江涵暾(字笔花)撰于1824年。4卷。江氏字笔花;医镜,系取可供借鉴之义。卷1总论四诊八纲、伤寒、时疫诸症;卷2内科诸证、按脏腑分部辨证、用药、处方;卷3儿科;卷4妇科。均先论后方,内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治舌卒肿,满口溢出如吹猪胞,气息不得通,须臾不治杀人:刺舌下两边大脉出血……”《针灸大全》列作奇穴,名金津、玉液。位于舌系带两侧静脉上。左称金津,右称玉液。主治重舌肿痛
出《本草纲目》。为紫河车之别名,详该条。
即延胡丁香丸,见该条。
病名。见佚名《抄本眼科》。即风火眼。详该条。
病名。①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井疽局部肿痛躁热者。见井疽条。②见《枕藏外科钞》。即涌泉疽。见该条。
病证名。即蛔虫病儿感染痧毒而致蛔结之证。小儿素患蛔虫病,因痧毒内犯,致蛔死而与肠中糟粕相结,引起腹中大痛,大便不通。宜用三棱针刺腿弯、臂弯痧筋上,流出紫黑毒血;另用大黄芒硝煎汤稍冷服之,下其死蛔与宿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