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管仲

管仲

《中药大辞典》:管仲

药材名称管仲

拼音Guǎn Zhònɡ

别名番白叶(《滇南本草》),翻白地榆槟榔仁(《滇南本草》)整理本),翻背白草白头翁、涩疙瘩(《贵州民间药物》),地管子(《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地摈榔、白地榆(《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亮叶委陵菜带根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肥大,圆锥形或不规则圆柱形,紫棕色。茎直立,表面密被黄白色绵毛。单数羽状复叶,基生;叶柄长2.4~3.5厘米,表面被白色绵毛;顶端小叶最大,大的小叶片之间,常隔2~4对小的小叶片,小时片倒卵形至阔椭圆形,先端浑圆,基部阔楔形。边缘有尖锯齿,上面浓绿色,下面白色,均被绵毛。聚牵花序顶生;花黄色,直径约2厘米;萼绿色,5裂,裂片倒卵圆形至椭圆形,副萼片较小,5裂。卵状披钟形,两面均被黄白色绵毛;花瓣5枚,阔倒卵形;雄、雌蕊多数,聚生在白色花托上。瘦果细小,多数,淡褐色,为宿萼所包围。花期夏秋。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路边。分布云南、贵州、四川、西藏。

性味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涩。"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苦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消炎,凉血止血。治赤白痢疾,肠炎,胃痛,肺结核咯血,鼻衄,便血,血崩,外伤出血,疔疮。

①《滇南本草》:"治血崩,白带,大肠下血,用新瓦焙;治面寒疼,烧酒为引。"

②《贵州民间药物》:"治痢疾,疔疮,风湿。"

③《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止血,消炎收敛。治痢疾,肠炎,胃痛,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痛经。"

④《云南中草药选》:"凉血止血,收敛止泻。治肺结核咯血,吐血,鼻衄,消化不良,贫血,赤白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研末,3~5分;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复方①治痢疾:鲜翻背白草一两。加水煎好。将适量红糖放于锅中,加酒二两,点燃烧过,再兑入已煎好的药水,然后服用。

②治疔疮:鲜翻背白草,捣烂敷患处,留头,干则换之。

③治风湿痛:翻背白草根三两。泡酒服。(①方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④治外伤出血:翻白叶根,研粉撒。(《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管仲

药材名称管仲

拼音Guǎn Zhònɡ

英文名Herb of Shiny Cinquefoil

别名番白叶、翻白地榆槟榔仁、翻背白草白头翁、涩疙瘩、地管子、地槟榔、白地榆、马屎根、翻白叶、红地榆、翻转白、银毛委陵菜、地槟榔、番白草地榆、赤地榆、精地白、光委陵、翻白菜、爬地茶、马水根、白薄草、紫地榆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西南委陵菜的根或带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entilla fulgens Wall.ex Hook.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带根的全草,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西南委陵菜多年生草本,高10-60cm。根粗壮,圆柱形。花茎密被开展长柔毛及短柔毛。基生叶为间断羽状复叶,有中叶6-13(-15)对,连叶柄长6-30cm,叶柄密被开展长柔毛及短柔毛;小叶片无柄或顶生小叶片有柄;托叶膜质,褐色,外被长柔毛;小叶片倒卵形或倒卵椭圆形,间有大型显着的附片,小叶片长1-6.5cm,宽0.5-3.5cm,先端圆钝,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多数尖锐锯齿,上面伏生疏柔毛,下面密被白色绢毛及绒毛;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唯向上部小叶片对数逐渐减少,托叶草质,上面密被长柔毛,下面被白色绢毛,边缘有锐锯齿。花两性;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萼片5,三角卵形,先端急尖,被长柔毛,副萼片5,椭圆形,先端急尖,全缘,稀有齿,外面密生白色绢毛,与萼片近等长;花直径1.2-1.5cm;花瓣5,先端圆钝,比萼片稍长,黄色;花柱近基生,呈梭形。瘦果光滑。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3600m的山坡草地、灌丛、林缘及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湖北、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略扭曲状弯曲,根头部膨大,并密生灰白色茸毛。表面棕褐色,具明显纵皱纹,顶端有时具环纹,并有圆柱状根茎或根茎残基。质坚而稍脆,折断面平整,略粉质,横断面形成层环明显,皮部淡黄色,木部棕黄色或带粉红色,显着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涩。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排列紧密。皮层窄小。韧皮部较窄,韧皮纤维大多单个散在,壁厚,多木化。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薄壁细胞中充满淀粉,草酸钙簇晶广布于落皮层及薄壁细胞中。

性味寒;苦涩

归经脾;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涩肠止泻,凉血止血。主赤白下痢;肠炎腹泻;肠风下血;肺痨咯血;吐血;崩漏带下;外伤出血;疔疮;烫烧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研末,1-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复方①治痢疾:鲜翻背白草一两。加水煎好。将适量红糖放于锅中,加酒二两,点燃烧过,再兑人已煎好的药水,然后服用。②治疔疮:鲜翻背白草,捣烂敷患处,留头,干则换之。③治风湿痛,翻背白草根三两。泡酒服。(①方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④治外伤出血:翻白叶根,研粉撒。(《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治血崩,白带,大肠下血,用新瓦焙;治面寒疼,烧酒为引。

2.《贵州民间药物》:治痢疾,疔疮,风湿。

3.《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止血,消炎收敛。治痢疾,肠炎,胃痛,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痛经。

4.《云南中草药选》:凉血止血,收敛止泻。治肺结核咯血,吐血,鼻衄,消化不良,贫血,赤白痢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麸杨根

    药材名称红麸杨根拼音Hónɡ Fū Yá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红麸杨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us punjabensis Stew.var.Sinica(Diels)Rehd.e

  • 淫羊藿

    《中国药典》:淫羊藿药材名称淫羊藿拼音Yín Yánɡ Huò英文名HERBA EPIMEDII别名三枝九叶草、仙灵脾、牛角花、三叉风、羊角风、三角莲来源本品为小檗科植物

  • 柳叶卫矛

    药材名称柳叶卫矛拼音Liǔ Yè Wèi Máo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柳叶卫矛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lawsoniiC.B. Clarkevar. Salicifolius(

  • 山稗子

    《中药大辞典》:山稗子药材名称山稗子拼音Shān Bài Zǐ别名红果莎、乌禾、旱稗(《滇南本草》整理本),红稗、野红米草、水高梁、野鸡稗、红米、野高梁(《云南中草药》),土稗子、山高梁(《

  • 仙人掌

    《全国中草药汇编》:仙人掌药材名称仙人掌拼音Xiān Rén Zhǎnɡ别名仙巴掌、霸王树、火焰、火掌、玉芙蓉来源为仙人掌科仙人掌属植物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 (Ker-Ga

  • 斑杖

    药材名称斑杖来源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细齿天南星Arisaema serratum (Thunb.) Schott,以球茎入药。秋冬采收,晒干。性味辛,平。功能主治解毒。用于毒蛇咬伤。用法用量外用适量,

  • 龙角草

    药材名称龙角草拼音Lónɡ Jiǎo Cǎo别名鹿用草、光棍草、长隔距兰、吊兰、树葱、木石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马尾吊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isostoma williamsonii

  • 野鸡头

    药材名称野鸡头拼音Yě Jī Tóu别名雉鸡头、山鸡头来源雉形目雉科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 L.,以头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除丹毒。用法用量烧灰混麻油涂。摘录

  • 麻秸

    药材名称麻秸拼音Má Jiē别名脂麻秸(《摘元方》),芝麻荄(《中国医学大辞典》),油麻稿(福建《民间实用草药》)。出处《纲目》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茎。功能主治治哮喘,浮肿,聤耳出脓。《纲

  • 黄皮树皮

    药材名称黄皮树皮拼音Huánɡ Pí Shù Pí别名黄皮皮(《生草药性备要》)。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皮的树皮。性味《本草求原》:"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