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的气候环境中产生的致病物质。《素问·五常政大论》:“厥阴在泉,清毒不生。”
见《伤科汇纂》。即脑杓。详该条。
《奇效良方》卷二十一方。又名苍龙丸。木香五钱,灯心二钱,大蜘蛛七个,胡桃肉(另研)、荜澄茄、炒车前子、马蔺花(酒浸)、煅牡蛎、萆薢、韭子、木通各一两,山茱萸、补骨脂(酒浸)、桑螵蛸(酒浸)、全蝎、龙骨
病证名。见《幼幼集成》。小儿齁喘之发于乳哺期者。其症气喘促而连续,不能以息,久延不已。多因伤乳而得。伴有痰涎壅盛,喘息有声。先用山楂、神曲、麦芽煎汤服,以消乳食;次用越婢加半夏汤,以定其喘。奶哮遇气候
见伤寒图歌活人指掌条。
补法之一。亦称益气。是治疗气虚证的方法。人身五脏六腑之气,为肺所主,而来自中焦脾胃水谷的精气,由上焦开发,输布全身,所以气虚多责之肺、脾二脏。气虚主要表现为倦怠乏力、声低懒言、呼吸少气、面色白、自汗怕
《证治准绳·幼科》集五方。栀子一钱三分,石菖蒲、紫草茸各一钱二分,山豆根、犀角、黄连各一钱一分,羌活、木通、僵蚕、杏仁、韭子、牛蒡子各一钱,升麻、蝉蜕、薄荷各七分。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煎,食远服。治小
【介绍】:清代医家。字子固。籍贯不详。撰《眼科百问》一书(1657年刊)。
【介绍】:见过铸条。
病名。多由火毒蕴积肝胆二经所致。症见一侧或两侧耳坠肿硬如核,痒痛。《重楼玉钥》:“两耳坠上浮肿如核,或一边生者。”治宜解毒散结。可选用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等加减化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