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南方草木状》。为榼藤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即水黄连,详该条。
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即小产,详该条。
病证名。①指因食思肉类无度,日久脘腹结块坚定不移的一种病症。多由滞积挟痰瘀凝滞所致。见《备急千金要方·肝脏》。②指妇人脐下结块,大如杯升,按之坚硬,月经不通,身体羸瘦的一种病症。见《肘后备急方·治卒心
见《女科备要》。即交接出血,详该条。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元代分医学为十三科,杂医科系专门治疗杂病的学科。参见十三科条。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少林内功》。单掌用力向前伸出,旋臂翻掌握拳后,徐徐拉回至胁旁,两手交替进行。
《医学入门》卷六方。大黄二钱半,葛根一钱,桔梗、枳壳、前胡、杏仁各五分。加生姜,水煎服。治胃气实热,唇口干裂,便秘烦渴,睡流口涎。
见《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即鬼灯笼,详该条。
耳骨之一。解剖学同名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镫,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