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破骨风

破骨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破骨风

药材名称破骨风

拼音Pò Gǔ Fēnɡ

别名破膝风、川滇茉莉

来源木犀科素馨属植物破骨风Jasminum lanceolarium Roxb.,以入药。秋季采集,晒干。

性味苦,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散瘀。用于风湿筋骨痛,腰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1~2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破骨风

药材名称破骨风

拼音Pò Gǔ Fēnɡ

别名破膝风(《分类草药性》),花木通、小泡通、老鹰柴(《贵州民间药物》),破风藤(江西《草药手册》)。

出处《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光清香藤清香藤,10~11月采收。

原形态①光清香藤

木质藤本,全部无毛,或微被毛,幼枝圆柱形,有时有角棱。复叶对生,小叶3片,革质或近革质,卵圆形至椭圆形或披针形,长5~13厘米,宽3~5.5厘米,先端短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或钝,有时楔形,全缘,背面具小斑点。聚伞花序3分枝,或多分枝;苞片线形,长约2毫米;花萼小,杯状,边缘微有5齿裂;花冠白色,芳香,管长2.5~3厘米,先端5裂,裂片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约1厘米,宽约4毫米;雄蕊2;子房2室。浆果圆球形,双生,其中常有一个不发育,直径0.6~1厘米。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于灌木林中或路旁,或培植于庭院。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安徽、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②清香藤,又名:川滇茉莉

木质藤本,与上种相似。老枝平滑,幼枝有短柔毛。通常小叶3,小叶片椭圆形,先端短而渐尖,基部楔形,全缘,顶生小叶长6~10厘米,宽2.5~5厘米,侧生小叶较短小。聚伞花序3分枝;苞片线形,长2~5毫米;萼齿5,细小三角形;花冠白色,先端7裂,裂片长椭圆形,先端锐尖,长约8毫米,宽约5毫米。浆果球形,径5~6毫米,上部疏生腺点,熟时堇紫色。花期5月。

生于山坡或路旁。分布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性味①《贵州民间药物》:"性平,味苦辛。"

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苦,无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治风湿腰腿骨节疼痛,跌打损伤,疮毒,痈疽。

①《分类草药性》:"治风湿,和血脉骨节痛;清热,治头风疼痛。"

②《中国药植志》:"治跌打损伤,有钻筋透骨之效:主治腰痛,腿痛等,亦有去骨中风寒之效能。"

③《四川中药志》:"疗风湿筋骨痛、腰痛,散骨破后的积血,并治头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泡酒。外用:煎水洗。

注意《贵州民间药物》:"孕妇忌服。"

复方①治风湿性关节炎:破骨风鲜藤一两,五加皮五钱,川牛膝五钱,桂枝三钱,全当归五钱。米酒引,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②治风湿:花木通一两,追风伞-两,牛膝六钱。泡酒一斤。每次服一两,日服二次。

③治风湿麻木:花木通一两。泡酒服。

④治无名毒疮:花木通五钱,土茯苓四钱,夏枯草地丁草各三钱。煎水洗。(②方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破骨风

药材名称破骨风

拼音Pò Gǔ Fēnɡ

别名金银花苦糖果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金银花嫩枝叶、茎。夏、秋采收。

原形态半常绿直立灌木,高达2米。嫩枝及花梗均具倒生硬毛。叶对生,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7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两面及边缘均有硬毛。花成对腋生,有芳香;苞片1对,线状披针形,有柔毛及缘毛;花冠白色,长1.5厘米,有长毛;花柱短于雄蕊,不伸出花冠外,子房约1/2合生;有短而不明的萼齿。浆果长圆形,红色,2个,从基部相连过半。花期3~4月。果熟期5~6月。

生境分部生于岩山上。分布山东、江苏、江西、湖北、河南、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味甘,性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止痛。治风湿关节痛,劳伤,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泡酒。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破骨风

药材名称破骨风

拼音Pò Gǔ Fēnɡ

别名破藤风、碎骨风、散骨藤花木通、小泡通、老鹰柴、你海腊瓜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种植物清香藤的根及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lanceolarium Roxb.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根部,洗净,切片;茎叶夏、秋季采,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大型攀援灌木,高10-15m。小枝圆柱形,稀具棱,节处稍压扁,光滑无毛或被短柔毛。叶对生或近对生,三出复叶;叶柄长1-4.5cm,具沟,沟内常被微柔毛;小叶片椭圆形、卵形或披针形,稀近圆形,长3.5-16cm,宽1-9cm,先端钝、锐尖、渐尖或尾尖,基部圆形或楔形,顶生小叶柄稍长或等长于侧生小叶柄,长0.5-4.5cm。复聚伞花序常排列呈圆锥状,顶生或腋生;苞片线形,长1-5mm;花梗短或无,果时增粗增长,无毛或密被毛;花芳香;花萼筒状,光滑或被短柔毛,果时增大,萼齿三角形;花冠白色,高脚碟状,花冠管纤细,长1.7-3.5cm,裂片4-5枚,披针形、椭圆形或长圆形,先端钝或微尖;花柱异长。果球形或椭圆形,长0.6-1.8cm,径0.6-1.5cm,两心皮基部相连或仅一心皮成熟,黑色,干时呈橘黄色。花期4-10月,果期6月。至翌年3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灌丛或山谷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长圆锥形,稍扭曲,长15-20cm,直径1-1.5cm。表面黄白色,有残存的黄褐色栓皮。质坚硬,不易折断,横断面有放射状纹理,皮部浅黄色,木部黄黄色。气微,味淡。

茎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0.5-1cm。表面黄褐色,有细纵纹和横向皮孔,有对生小枝或叶痕。质坚硬,断面浅黄色,髓剖黄棕色,约占茎的1/2-2/3。气微,味淡。

性味苦;辛;性平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凉血解毒。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头痛;外伤出血;无名毒疮;蛇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鄂西粗筒苣苔

    药材名称鄂西粗筒苣苔别名雅头还羊来源苦苣苔科鄂西粗筒苣苔Briggsia speciosa (Hemsl.) Crai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功能主治主治痨伤。用法用量全草3~5钱,泡酒服。摘录

  • 象胆

    《中药大辞典》:象胆药材名称象胆拼音Xiànɡ Dǎn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肝管末端的膨大部分。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象皮"条。化学成分胆汁含胆酸,脱氧胆酸

  • 短柄忍冬

    药材名称短柄忍冬别名鸡骨头树来源忍冬科短柄忍冬Lonicera maackii (Rupr.) Maxim. f. podocarpa Franch. ex Rehd.,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功能主

  • 萝藦子

    《中药大辞典》:萝藦子药材名称萝藦子拼音Luó Mò Zǐ别名斫合子(《本草拾遗》)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萝藦科植物萝藦的果实。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化学成分含混合甙约0.3%,其

  • 抚松乌头

    药材名称抚松乌头拼音Fǔ Sōnɡ Wū Tóu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抚松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fusungense S.H.Li et Y.H.Huang采收和储藏:

  • 七星鱼

    药材名称七星鱼拼音Qī Xīnɡ Yú别名七星子鱼、八目鳗、七鳃鳗来源七鳃鳗目(八目鳗目)鳗科东北七鳃鳗Lampetra mori Berg;日本七鳃鳗L. japonica (Marten

  • 寄生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寄生藤药材名称寄生藤拼音Jì Shēnɡ Ténɡ别名上树酸藤、大叶酸藤、黄藤、堂仙公、酸藤公来源檀香科寄生藤Henslowia frutescens Cham

  • 药材名称鸮拼音Xiāo别名流离、鸱鸮(《诗经》),土枭(《尔雅》),服(《汉书》),天鸟(《周礼》郑玄注),训狐(《巴蜀异物志》),山鸮(《汉书》晋灼注),画鸟(《埤雅》),幸狐、车载板、快扛鸟、春哥

  • 绵萆薢

    《中国药典》:绵萆薢药材名称绵萆薢拼音Mián Bì Xiè英文名RHIZOMA DIOSCOREAE SEPTEMLOBAE来源本品为薯蓣科植物绵萆薢Dioscorea

  • 大叶千斤拔根

    药材名称大叶千斤拔根拼音Dà Yè Qiān Jīn Bá Gēn别名天根不倒(《贵州民间药物》),千斤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