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石上开花

石上开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上开花

药材名称石上开花

拼音Shí Shànɡ Kāi Huā

别名莲花

来源景天石上开花Sedum tetractinum Froderstr.,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贵州。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补虚。主治咳嗽,虚弱,痔疮出血。

用法用量3~5钱。虚弱炖肉吃。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石上开花

药材名称石上开花

拼音Shí Shànɡ Kāi Huā

别名莲花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景天科植物石上开花全草。秋后采取。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丛生,肉质,高11~13厘米,绿色微带紫色,光滑无毛。叶互生;基部叶倒卵形;茎上叶线状披针形.长约2厘米,肉质,全缘.聚伞花序顶生,有小花多数;花瓣5枚,分离,披针形,黄色,有紫色斑点;雄蕊10,与花瓣约等长;雌蕊5,腹部膨胀。

生境分部生岩石上。

性味性平,味淡。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

复方①治虚弱,妇女不育:鲜石上开花五钱。炖肉吃。

②治痔疮出血:鲜石上开花三钱。蒸酒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石上开花

药材名称石上开花

拼音Shí Shànɡ Kāi Huā

英文名all-grass of Fourarista stonecrop

别名莲花红花岩松岩松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大科植物石莲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nocrassula indica(Decne.)Berger[Crassula indica Dence.]

采收和储藏:8-9月采集,洗净,晒干。

原形态石莲二年生草本。花茎高15-60cm,直立,带红色,全株无毛,有时被微乳头状突起。根须状,肉质。茎生叶莲座状,匙状长圆形,长3.5-6cm,宽1-1.5cm,先端渐尖;基生叶互生,宽披针状线形至近倒卵形,长2.5-3cm,宽4-10mm。圆锥状或近伞房状花序,总花梗长5-6cm,叶状苞片小而条形;萼片5,宽三角形;花瓣5,红色,披针形至卵形,先端常反折;雄蕊5,较花瓣短;鳞片5,正方形,先端有微缺;心皮5,卵形,基部合生,先端急狭。蓇葖果,具喙,喙反曲。种子细小,平滑。花期7-10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2400m山坡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本品原植物经订正为岩松Sinocrassula indica(Decne.)Berger,参见“岩松”条。

性味酸;辛;微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收敛生肌;止咳。主热毒疮疡;咽喉肿痛;烫伤;痢疾;热淋;血热出血;肺热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蒸酒。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七叶一把伞

    《全国中草药汇编》:七叶一把伞药材名称七叶一把伞拼音Qí Yè Yì Bǎ Sǎn别名倒卵叶六驳来源樟科黄肉楠属植物倒卵叶黄肉楠Actinodaphne obovata

  • 野芝麻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芝麻根药材名称野芝麻根别名野芝麻、野芝麻棵、小芝麻、小黑药来源梧桐科野芝麻根Helicteres glabriuscula Wal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

  • 铁牛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牛皮药材名称铁牛皮别名金腰带、黑枝瑞香、毛瑞香来源瑞香科铁牛皮Daphne odora Thunb. var. atrocaulis Rehd.,以根、花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浙江

  • 柳白皮

    《中药大辞典》:柳白皮药材名称柳白皮拼音Liǔ Bái Pí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树枝或根部的韧皮。全年可采。除去栓皮及木质部,取韧皮用。化学成分含水杨甙及3.10

  • 对叶林根

    《中药大辞典》:对叶林根药材名称对叶林根拼音Duì Yè Lín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萝蘼科植物柔毛吊灯花的根。性味性寒,味辛。功能主治杀虫。驱蛔虫:对叶林根研末

  • 异型莎草

    药材名称异型莎草拼音Yì Xínɡ Suō Cǎo别名咸草((苏南种子植物》),王母钗(《泉州本草》)。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莎草科植物异型莎草的带根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一年生

  • 乌鸦头

    《中药大辞典》:乌鸦头药材名称乌鸦头拼音Wū Yā Tóu别名鸦头(《圣惠方》)出处《证类本草》来源鸦科动物大嘴乌鸦等的头。原形态动物形态详"乌鸦"条。功能主治①《圣惠方

  • 豉汁

    药材名称豉汁拼音Chǐ Zhī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淡豆豉加入椒、姜、盐等的加工制成品。制法《纲目》:"用好豉三斗。清麻油熬令烟断,以一升拌豉,蒸过摊冷晒干,拌再蒸,凡二遍。以白盐一斗捣和,

  • 瓶蕨

    药材名称瓶蕨拼音Pínɡ Jué英文名Auriculed Bristlefern, Auriculed Filmy Fern别名热水莲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瓶蕨的全草。拉

  • 地牯牛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牯牛药材名称地牯牛拼音Dì Gǔ Niú别名倒推车、倒退牛、地股牛、山老牛、蚁狮、蚁地狱、地拱、沙虱、沙挼子、摇摇锅、砂牛、倒后虫、退退窝窝、啊喽喽来源脉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