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矮陀陀

矮陀陀

《全国中草药汇编》:矮陀陀

药材名称矮陀陀

别名金丝矮陀陀、白花矮陀陀

来源楝科地黄连属植物滇黔地黄Munronia henryi Harms,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或鲜用。

性味辛、微苦,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祛风止痛,解热截疟。用于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胃痛,气胀腹痛,感冒发热,疟疾。

用法用量2~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矮陀陀

药材名称矮陀陀

拼音ǎi Tuó Tuó

别名地黄连、小独根、思茅地黄连、千年矮。

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云南地黄连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nronia delavayi Franch.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云南地黄连 矮小半灌木,高2.5-15cm。茎上被柔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9(-11),近无柄,纸质,倒卵形至近圆形,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至阔楔形,边缘中部以上深齿状或近羽状分裂,每边通常有粗齿1-5枚,下部全缘,两面均被稀疏紧贴柔毛,脉上尤密;顶生小叶较大,长2-3.5cm,宽1.3-1.8cm,柄长2-3mm;侧生小叶长0.5-2cm,宽0.8-1.3cm。总状花序腋生,长达1.5cm,具花1-5朵,被柔毛;花梗短;有小苞片;花萼5裂达基部,裂片线状披针形,长约2mm,被柔毛;花冠白色,长3-4cm,无毛,花冠管长约2.2cm,裂片长椭圆形,长10-12mm;雄蕊管长约3cm,与花冠管合生,先端齿裂;子房被毛,花柱线形,无毛,柱头头状。蒴果扁球形,径约6mm,果梗弯垂。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1750m的金沙江河谷地区急流石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甘;微苦;凉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清热解毒。主跌打瘀痛;风湿关节痛;咽喉炎;痈肿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昆明堇菜

    药材名称昆明堇菜拼音Kūn Mínɡ Jǐn Cài别名紫花地丁、紫罗兰。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云南堇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yunnanensis W.Beck.et H.de

  • 小口小金发藓

    药材名称小口小金发藓拼音Xiǎo Kǒu Xiǎo Jīn Fā Xiǎn英文名microstomia Pogonatum别名小口杉叶藓、大蒴小金发藓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金发藓

  • 黑三棱

    《中药大辞典》:黑三棱药材名称黑三棱拼音Hēi Sān Lénɡ别名京三棱、草三棱、鸡爪棱、黑三棱、石三棱来源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干燥块茎。性味苦、平、无毒。功能主治1、症瘕鼓胀,用三棱根

  • 椴树根

    药材名称椴树根拼音Duàn Shù Gēn别名叶上果根、滚筒树根、家鹤儿。来源药材基源:为椴树科植物椴树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ilia tuan Szysz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净泥土,切片晒

  • 柳叶斑鸠菊

    药材名称柳叶斑鸠菊拼音Liǔ Yè Bān Jiū Jú英文名root of Willowleaf Ironweed别名米碌塞、铁珠草、白头升麻、白龙须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

  • 三花枪刀药

    药材名称三花枪刀药别名大青草[四川西昌]、小九头来源爵床科三花枪刀药Hypoestes triflora Roem. et Schul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微涩,凉。功能主治清热解

  • 玉带根

    药材名称玉带根拼音Yù Dài Gēn别名珊瑚枝(《生草药性备要》),拖鞋花,洋珊瑚(《广州植物志》),百足草、扭曲草(《南宁市药物志》),止血草(《广西中草药》)。出处《南宁市药

  • 药材名称芒别名大巴尔生、马二杆、笆茅来源禾本科芒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以花序、根状茎、气笋子(幼茎内有寄生虫者)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花序:活血

  • 王不留行

    《全国中草药汇编》:王不留行药材名称王不留行拼音Wánɡ Bù Liú Xínɡ英文名SEMEN VACCARIAE别名留行子、奶米、王牡牛、大麦牛来源本品为石

  • 牛心补

    药材名称牛心补别名牛心秧、瓢菜、对叶草、侧花徐长卿、达浪吐鲁[蒙名]、豆胃娘[藏名]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阔叶徐长卿Cynanchum hancockianum (Maxim.) Al. Ilj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