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真心痛

真心痛

病名。指心痛之极危重者。《灵枢·厥病》:“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诸病源候论·心病诸候》:“心为诸脏主而藏神,其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为真心痛。”《医碥·心痛》:“真心痛其证卒然大痛,咬牙噤口,气冷,汗出不休,面黑,手足青过节,冷如冰,旦发夕死,夕发旦死,下治。不忍坐视,用猪心煎取汤,入麻黄肉桂干姜附子服之,以散其寒,或可死中求生。”《辨证录·心痛门》:“人有真正心痛,……其症心痛不在胃脘之间,亦不在两胁之处,恰在心窝之中,如虫内咬,如蛇内钻,不特用饭不能,即饮水亦不可入,手足冰冷,面目青经者是也。夫真心痛,原有两症:一寒邪犯心,一火邪犯心也。”寒邪犯心者,用人参一、二两,附子三钱急煎救之;火邪犯心,用救真汤。真心痛亦可用苏合香丸丹参注射液等药,并可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可见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等病。参见心痛、寒厥心痛热厥心痛条。

猜你喜欢

  • 清热解暑

    用清热药结合解暑药治疗外感暑热的方法。临床表现头痛、身热、有汗、烦渴、小便黄赤,苔薄而黄,脉浮数等。常用药如鲜荷叶、扁豆花、青蒿、香薷、金银花、连翘、芦根、黄连等代表方如黄连香薷饮、新加香薷饮等。

  • 痘毒

    指引致痘疮(天花)之邪毒。中医认为痘疮系因内蕴之胎毒为外在的天行疠气所引动而发病,故称为“痘毒”。《医学正传》卷之八:“盖因胎毒藏于命门,遇岁火太过,热毒流行之年,则痘毒因之而发作矣。”

  • 乌痧胀

    病名。干霍乱之俗称。《医学心悟·伤暑》:“谓干霍乱证,世俗名搅肠痧、乌痧胀。”详干霍乱条。

  • 食色绅言

    养生类著作。明·龙遵敍撰。本书以“食”、“色”为纲,论述保健延年之道。如“饮食绅言”认为,养生之要应为俭食,俭食可以宽胃,宽胃可以养气,养气可以延年。“男女绅言”提出节欲是养生的重要法则之一,而诸欲之

  • 身重

    证名。指身体重着,活动不便的症象。《素问·气交变大论》:“民病腹满,身重濡泄。”多因风湿、寒湿、湿热困脾所致。《溪医述·身体》:“身重如山,不利转侧,麻木浮肿者何?曰,湿在肉分也。”又“身重,跗肿,肉

  • 王献廷

    【介绍】:见王之政条。

  • 余甘子根

    见《广东中草药》。为油柑根之别名,详该条。

  • 洛札·丹增诺布

    【介绍】:清代藏族画家。藏医“曼汤”中人体脏腑解剖图的绘制者。由于受宗教意识的影响,藏医传统解剖图误将人体心脏画在胸部正中位置,且心尖朝上。当丹增诺布绘制藏医成套挂图时,对此做了更正,绘出内脏的正确解

  • 青藤香

    ①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青木香之别名。②出《阳春县志》。为木防己之别名。各详该条。

  • 灰干苔

    舌苔灰而干燥,舌质深红,为热盛伤津之候,治宜清里泄热(见《伤寒舌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