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肉桂,详该条。
寒湿的气候环境中产生的致病物质。《素问·五常政大论》:“厥阴在泉,清毒不生。”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疮疹蕴热积毒,余毒上攻,惊惕狂躁不宁,口齿烦躁,或咽干口舌生疮。宜清热化毒,用五福化毒丹。
①丛书名。清·栗山痴叟辑。刊于1868年。共七种。内容为《伤寒读本》、《金匮读本》、《医学三字经》、《十二经脉歌》、《指南摘要》、《医学实在易》、《本草求真》。②综合性医书。6卷。清·刘福庆撰。
见《江西草药》。为滴水珠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野棉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胆病所生的邪气。《难经·十难》:“心脉微急者,胆邪干小肠也。”
见《本草求真》。即刺蒺藜,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地柏枝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植物名录》。为莲生桂子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