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安徽中草药》。为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莱菔叶之别名,详该条。
关节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髋关节,详髀枢条。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二。《红炉点雪》卷二:“金为火烁而损,由是而声嗄、声嘶见焉。”即音嘶。详该条。
证名。指头额局部多汗。《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称为额上汗出。分虚实二证,实证湿热者居多,虚证多为亡阳虚脱之候。《类证治裁·汗症》:“胃热上蒸,额汗发黄,小水不利者,五苓散加茵陈,甚则茵陈蒿汤利之。”
七怪脉之一。脉搏很久才跳动一次,且间歇时间不匀,如屋漏滴水之状。
①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青岛方)。连翘、黄芩、栀子、薄荷、防风、玄参、牛蒡子、天花粉、射干、荆芥穗各1公斤,桔梗2公斤,熟大黄250克。为细末,水泛为丸,绿豆大,每服6克,日二次。治肺胃热盛,胸膈
见《中药材手册》。为赤小豆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当归之别名,详该条。
见圣济总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