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模樝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医学原始》名阴郄。即长强,见该条。
病名。出《寿世保元》卷五。即癫疝。见该条。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常春藤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长期寒热发作之疟。《景岳全书·疟疾》:“古法云:以清脾饮治秋时正疟,随证加减大效。”参见疟疾条。
乖戾,不和或失调。阴阳不和或失调是病理变化的基本原理,导致阴阳偏衰偏亢,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常等。参阴阳失调条。
指东南方。《升庵外集》:“河图括地象曰,东南为地户。”古人认为:地不满东南,故地之户在东南。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即尘埃入目。详该条。
证名。见《伤寒明理论》。即神志昏迷不清,或全然不知。详昏迷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腐婢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