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病名。亦称痃气。①指腹部两侧筋脉扛起急痛的疾患。《太平圣惠方·治痃癖诸方》:“痃者,在腹内近脐左右,各有一条筋脉急痛,大者如臂,次者如指,因气而成,如弦之状,名曰痃气也。”《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痃者,悬也,悬于腹内,近脐左右各有一条筋脉扛起,大者如臂如筒,小者如指如笔管如弦。其原皆由阴阳之气不和,常多郁塞,又时忿怒,动气偏胜,或适当饮食,与气缠裹,适受寒冷,与气停留,且忿怒则肝火盛,而血随气结,痰亦缘火相附而升,遂合并而成形质,悬于脐之左右,故名曰痃。”治用麝香丸、积块丸、三棱散等方。②指皮肉间的积块。《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痃者,外结募原肌肉之间。”《罗氏会约医镜》卷八:“痃者,因气滞为积,其皮厚,在肌肉之间,有可见者也。治宜理气补气,待正气旺,用艾炷之。”参见痞块、癖等条。

猜你喜欢

  • 顾元平

    【介绍】:见顾欢条。

  • 下牙床

    下列齿的牙床。详牙床条。

  • 凉伞遮珍珠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朱砂根之别名,详该条。

  • 叶香岩

    【介绍】:见叶桂条。

  • 耳胀痛

    证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多由肝胆两经热郁化火所致。自觉耳中作胀,或兼疼痛。治宜清肝胆实热。用龙胆泻肝汤加羚羊角(磨水冲服)。

  • 素女

    古代对长于房中术的女性的泛称。后世许多房中术的专书都冠以“素女”字样。如《隋书·经籍志》有《素女秘道经》1卷,《素女方》1卷。有关素女的说法片段地保留在《医心方》卷二十八中。

  • 用寒远寒

    使用寒性药物应避开寒气主令之时,即气候寒凉之际不宜使用大寒大凉药物或食物。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参见“用热远热”条。

  • 羊眼豆

    见《药品化义》。为扁豆之别名,详该条。

  • 龋齿

    病名。出《灵枢·论疾诊尺篇》。《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齿龋注,……侵蚀齿,谓之龋齿。”《外台秘要》卷二十二:“风气客之,络搏齿间,与血气相乘,则断肿热气,加之脓汁出而臭,侵食齿,谓之龋齿,亦曰风龋。

  • 大厥

    厥证之一。指卒然昏厥重症,状如暴死者。《素问·调经论》:“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类经·疾病类》:“血气并走于上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