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疮疡辨脓

疮疡辨脓

辨证方法之一。出《千金翼方》卷二十三。历代外科医著,论述疮疡辨脓,可概括为三个方面:①辨疮肿内有脓无脓:凡疮疡患者,脉紧数或迟,患部微红坚硬,按之痛不甚,不引手,为脓未成;脉数,患部发热,按之疼痛引手,为脓已成。②辨脓深浅:若肿块高突,中有软陷,皮薄,焮热发红光亮,轻按便痛而引手,为脓浅;漫肿坚硬,皮厚不光亮,指按隐隐软陷,微热,重按方痛为脓深。③凭脓液的质、色、气、味辨别毒邪盛衰、正气强弱:脓色黄白或如桃花,质稠,明净而润泽微腥为顺,表明正气足;脓色晦暗污浊、质稀、味腥秽恶臭为逆,表明毒气盛,正气虚

猜你喜欢

  • 清金降火

    同清金,详该条。

  • 夹缚

    正骨固定方法。《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凡夹缚,用杉木皮数片,周回夹紧缚,留开皆一缝,夹缚必三度,缚必要紧。”指用于四肢骨折整复后的外固定。

  • 智斌

    【介绍】:隋代医家。僧人,亦称释智斌。撰《解寒食散方》2卷,已佚。

  • 心下痛

    证名。心下即胃脘部,因胃脘位于心窝下,故名。《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后鞕者,大陷胸汤主之。”参见结胸、心痛、胃脘痛条。

  • 丫叉毒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八。即虎口疔。见该条。

  • 附分

    经穴名。代号BL41。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手、足太阳之会。位于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布有第一、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深层为肩胛背神经

  • 狼牙草

    见《中草药通讯》(1):34,1972。为仙鹤草之别名,详该条。

  • 沈惠

    【介绍】:明儿科医家。字民济,晚号虚明山人。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生活于十六世纪。幼得异传,为小儿医,治病有卓效。尝从南浦归,闻岸上哭声甚悲,询知为某氏独子暴绝。惠往视之,见儿胸间尚温,急作汤剂灌之

  • 标而本之

    辨证论治术语。出《素问·标本病传论》。指标病与本病并见时,在急则治其标的治疗原则下,先治其续发病(标),后治其先发病(本)。王冰注:“标而本之,谓先发轻微缓者,后发重大急者。以其不足,故先治其标,后治

  • 杨璇

    【介绍】:见吕田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