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四。即厉痈。见该条。
即驱虫。详该条。
【介绍】:宋代人。撰有《尊生要诀》1卷。
器械名。为咽部涂药用。柄长20厘米,头圆形(用钢或铜制),直径1.2厘米(图115)。图115
病证名。又名胎赤眼。即初生儿眼睑及结合膜充血、糜烂。《太平圣惠方》:“夫小儿眼胎赤者,是初生洗目不净,令秽汁浸于眦中,使睑赤烂,至久不差,故云胎赤也。”见于新生儿急性包涵体性结膜炎。治宜清热解毒,内服
指外感病过程中已不苦不燥,食而知味。表示胃阴恢复,胃气正常。
证名。又称便脓血、圊脓血。《中藏经》卷上:“小肠实则伤热,热则口生疮,虚则生寒,寒则泄脓血。”泄脓血有因寒因热之别。详便脓血条。
见《类证治裁》卷七。即归芍异功汤作散剂。治证同。见归芍异功汤条。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望江南子之别名,详该条。
即失欠颊车蹉开口不合方。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