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隋代官吏。撰有妇科书籍《妆台方》一卷(《宋史·艺文略》作《妆台记》六卷),已佚。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黄锁梅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遍身筋骨疼痛不已者。《古方汇精·奇急门》:“鬼箭打,用山栀七个炒,桃头七个,面炒,共扞饼贴患上,次日取下。”亦名箭风痛。详该条。
见《药品化义》。为扁豆之别名,详该条。
皮肤针之一。将毫针集簇成丛,外加捆扎,故名。参见皮肤针条。
解剖名。见《银海指南》卷二。即下睑。详该条。
见清·叶小峰《本草再新》。即西瓜霜,详该条。
见《验方新编》卷九。即保产无忧散。见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属小儿丹毒之一。丹发赤斑如梅子,遍背腹或两腿上,痛如火烧。治宜泻黄散、凉隔散加减,外用消肿散或水调白及末涂之。
脉的阴阳兼象之一。如浮滑而长之中,有时又带一沉象。《难经·四难》:“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