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獐髓

獐髓

《中药大辞典》:獐髓

药材名称獐髓

拼音Zhānɡ Suǐ

出处《别录》

来源为鹿科动物骨髓脊髓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獐肉"条。

功能主治①《别录》:"益气力,悦泽人面。"

②《纲目》:"治虚风。"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獐髓

药材名称獐髓

拼音Zhānɡ Suǐ

英文名River deer bone marrow or spinal corl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1.《本草图经》:唐方有獐骨酒及獐髓煎,并补下,其脑亦入面膏。

2.《纲目》:獐髓脑,《千金方》治暗风薯蓣煎,治虚损天门冬煎,并用之。

来源药材基源:为鹿科动物獐的骨髓或脊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dropotes inermis Swinhoe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取骨髓或脊髓,鲜用或冷藏。

原形态獐,小型鹿类,外表比麋大,重约15kg,体长约1m,四肢粗壮发达,尾甚短,几被臀部的毛所遮盖。雌雄均无角,雄性獠牙显露,侧扁,向下延伸,突出口外。耳中等大,基部有两条软骨质的脊突,顶端较尖。眼前方有狭袋形的眶下腺。鼠蹊部有一对鼠蹊腺,没有跗腺和脚腺。体毛多棕黄色,浓密粗长。体侧及腰部冬毛长达40mm,呈波形弯曲。幼兽身上有纵行排列的白色斑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山地草坡灌丛中,不上高山,喜欢在河岸、湖边等湖湿地或沼泽地的芦苇丛中生活。以植物为食。

资源分布: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各省的丘陵河谷地带。

性味味甘;咸;性温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补虚益精;祛风泽肽。主虚劳赢弱;面无光泽;皮肤枯燥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入膏、丸剂。

各家论述1.《别录》:益气力,悦泽人面。

2.《纲目》:治虚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扛板归根

    《中药大辞典》:扛板归根药材名称扛板归根拼音Kánɡ Bǎn Guī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蓼科植物扛板归根。化学成分根和根茎含靛甙,并含少量大黄索和大黄酚根皮含鞣质33%。功能主

  • 石上柏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上柏药材名称石上柏拼音Shí Shànɡ Bǎi别名深绿卷柏、地侧柏、梭罗草、地梭罗、金龙草、龙鳞草来源为卷柏科卷柏属植物深绿卷柏Selaginella do

  • 牡狗阴茎

    药材名称牡狗阴茎拼音Mǔ Gǒu Yīn Jīnɡ别名狗精(《本经》),狗阴(《本草经集注》),黄狗肾(《饮片新参》),狗鞭(《中药志》)。出处《本经》来源为犬科动物狗雄性的外生殖器,全年可采,以冬季

  • 多足蕨

    药材名称多足蕨拼音Duō Zú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多足蕨和东北多足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podium vulgare L.;Polypodium virginianum

  • 拐枣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拐枣七药材名称拐枣七拼音Guǎi Zǎo Qī别名大叶老鼠七、乌筋七来源罂粟科荷青花属植物荷青花Hylomecon japonica (Thunb.) Prantl et Kund

  • 大叶矶松

    药材名称大叶矶松拼音Dà Yè Jī Sōnɡ别名补血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丹科植物大叶补血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monium gmelinii(Willd.)O.Kuntae[Stati

  • 绵羊血

    药材名称绵羊血拼音Mián Yánɡ Xuè别名羊血来源偶蹄目牛科绵羊Ovis aries L.,以血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补血。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狗枣子

    药材名称狗枣子别名母猪藤来源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狗枣猕猴桃Actinidia kolomikta (Rupr. et Maxim.) Maxim.,以果实入药。秋季采集,晒干。性味酸、甘,平。功能主治

  • 水蔗草

    《中药大辞典》:水蔗草药材名称水蔗草拼音Shuǐ Zhè Cǎo别名假雀麦、丝线草、糯米草出处《广州植物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水蔗草的根或茎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2米。秆直立或攀援状,多

  • 盘龙七

    《中药大辞典》:盘龙七药材名称盘龙七拼音Pán Lónɡ Qī别名石白菜、地白菜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秦岭岩白菜的根茎。全年可采。去须根,晒干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