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獐牙菜

獐牙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獐牙菜

药材名称獐牙菜

拼音Zhānɡ Yá Cài

别名瘤毛獐牙菜、当药

来源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紫花当药Swertia pseudo chinensis Hara,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晒干。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湿热,健胃。用于黄疸型肝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1~5钱,水煎服;或研末,每次服5分,每日2次。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獐牙菜

药材名称獐牙菜

拼音Zhānɡ Yá Cài

别名当药(《内蒙古中草药》)。

出处《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龙胆科植物瘤毛獐牙菜全草。夏、秋采收,切段,阴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茎单一或分枝,四棱形,带紫色。叶对生,无柄,线状披针形,长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狭,全缘。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萼片5,线状披针形;花冠蓝紫色,直径达2厘米,5深裂,开展,裂片狭卵形,内侧基部有2腺窝,腺窝边缘的毛具瘤状突起;雄蕊5,花药暗紫色。蒴果椭圆形。花期秋季。此外,尚有以下两种植物的全草,也作獐牙菜入药:

①双斑獐牙菜:一或二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茎直立,有分枝。叶对生,椭圆形或长圆形,先端尖,基部下延。花冠黄白色,5琛裂,裂片倒卵形,上半部有多数浓绿色斑点,中部稍上处有2个黄绿色腺体,圆形,裸出,直径约0.1~0.2厘米。

②腺鳞草:一年生矮小草本,高约10厘米。茎纤细,自基部分枝。根生叶倒卵形;茎生叶狭卵形,锐尖。花腋生,1~3朵,花冠辐状,带白色,花后下垂。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地、林边。分布东北、华北、河南、山东等地。

化学成分当药含当药苦甙约2~4%;还含当药素、黄色龙胆根素、黄色龙胆根素葡萄糖甙等。

双斑獐牙菜含异牡荆素、异荭草素;还含1,3-二羟基-4,5-二甲氧基氧杂蒽酮以及该氧杂蒽酮的1-o-β-D-吡喃葡萄糖甙和3-ο-β-D吡喃葡萄糖甙;又含当药苦甙和当药甙。

药理作用当药中分出的当药苦甙,经皮肤表面易于吸收,吸收后分解,生成Erythrocentaurin,可扩张毛细血管,并激活或促进皮肤细胞的酶系统,提高皮肤组织的生化功能。静脉注射当药水溶液,能升高皮肤温度,与拟副交感类药物的作用相似。故认为可治疗脱毛症。

另外,从日本当药中提出的能保护四氯化碳对小鼠肝脏的损害,促进皮肤的氧化还原功能,其甲醇提取物有类放射线作用。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健胃,利湿。治消化不良,胃炎,黄疸,火眼,牙痛,口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每次5分。

复方治急、慢性细菌性痢疾,腹痛:当药三钱。水煎服。(性味以下出《内蒙古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獐牙菜

药材名称獐牙菜

拼音Zhānɡ Yá Cài

别名方茎牙痛草、凉荞、绿茎牙痛草、双斑獐牙菜、大车前、水红菜、翳子草、黑节苦草、黑药黄、走胆草、紫花青叶胆

出处出自《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双点獐牙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ertia bimaculata(Sieb.et Zcc.)Hook.F.Et Thoms.Ex C.B.Clarke[Ophelia bimaculata Sieb.Et Zucc.]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碎,晾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0.3-1.4(-2)m。茎圆柱形,中部以上分枝。茎生叶对生;无柄或具短柄;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9cm,宽1-4cm,先端长渐尖,基部钝;叶脉3-5条,弧形,在背面明显突起。花为大型的圆锥状复聚伞花序,疏松而开展,长可达50cm,花多,花梗不等长,长0.6-4cm;花萼绿色,长为花冠的1/4-1/2,5裂,裂片狭倒披外形或狭椭圆形;花冠黄色,直径达2.5cm,上部具多数紫色小斑点,花5裂,裂片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1.5cm,在中部有2个黄绿色、半圆形的大腺斑;雄蕊5,花丝线形;子房披针形,无柄,长约8mm,花柱短,柱头小,2裂。蒴果狭卵形,无柄,长2.3cm。种子褐色,圆形,表面具瘤状突起。花、果期6-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3000m的河滩、山坡芝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60-100cm。茎细,具分枝,近四方形。叶对生,多皱缩,完整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下延;无柄。有时在叶腋可见花或残留花萼。气微,味苦。

化学成分全草含异牡荆素(isovitexin),异荭草素(ho-moorientin)[1],1,3-二羟基-4,5-二甲氧基呫吨酮(1,3-dihydroxy-4,5-dimethoxyxanthone),1,3-二羟基-4,5-二甲氧基呫吨酮-1-O-β-D-吡喃葡萄糖甙(1,3-dihydroxy-4,5-dimethoxyxanthone-l-O-β-D-glucopyranoside),1,3-二羟基-4,5-二甲氧基呫吨酮-3-O-β-D-吡喃葡萄糖甙(1,3-dihydroxy-4,5-dimethoxyxanthone-3-O-β-D-glucopyranoside)[2],当药苦甙(swertiamarin),当药甙(swero-side)[3]。

药理作用1. 扩张毛细血管作用 当药中分出的当药苦甙,经皮肤表面易于吸收,吸收后分解,生成Erythrocentaurin,可扩张毛细血管,并激活或促进皮肤细胞的酶系统,提高皮肤组织的生化功能。静脉注射当药水溶液,能升高皮肤温度,与拟副交感类药物的作用相似。故认为可治疗脱毛症。

2.护肝作用 另外,从日本当药Swertia japonica Makino中提出的Swertinogen能保护四氯化碳对小鼠肝脏的损害,促进皮肤的氧化还原功能,其甲醇提取物有类放射线作用。

性味苦;辛;性寒

归经肝;心;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疏肝利胆。主急、慢性肝炎;胆囊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尿路感染;肠胃炎;痢疾;火眼;小儿口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冲服。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治急、慢性细菌性痢疾,腹痛:当药三钱。水煎服。(性味以下出《内蒙古中草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滇獐牙菜

    药材名称滇獐牙菜拼音Diān Zhānɡ Yá Cài别名走胆药、肝炎草、青叶胆、青鱼胆(《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龙胆科植物滇獐牙菜的全草。秋末、冬初采集。洗

  • 大叶狼豆柴叶

    药材名称大叶狼豆柴叶拼音Dà Yè Lánɡ Dòu Chái Yè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梯氏木蓝的叶。性味性凉,味甘苦。功能主治解

  • 蠵龟筒

    《中药大辞典》:蠵龟筒药材名称蠵龟筒拼音Xī Guī Tǒnɡ别名鼋皮(《日华子本草》),蟕蠵壳、蟕蠵甲(《本草图经》)。出处《纲目》来源为海龟科动物蠵龟的皮及鳞甲。原形态蠵龟(《纲目》),又名:灵龟

  • 蛤蜊肉

    药材名称蛤蜊肉拼音Gé Lí Ròu别名海蛤肉、文蛤肉来源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帘蛤科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沿海各处。化学成分鲜文

  • 毛花槭

    药材名称毛花槭拼音Máo Huā Qì来源药材基源:为槭树科植物毛花槭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er erianthum Schwer.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切片晒干。原形态毛花槭 落叶乔木,

  • 梗通草

    《中药大辞典》:梗通草药材名称梗通草拼音Gěnɡ Tōnɡ Cǎo别名白梗通(《本草正义》),野通草、气通草、水通草(《江苏中药名实考》)。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豆科植物田皂角茎的木质部。9~10月采

  • 秦岭耧斗菜

    药材名称秦岭耧斗菜拼音Qín Lǐnɡ Lóu Dòu Cài别名银扁担、灯笼草来源毛茛科秦岭耧斗菜Aquilegia incurvata Hsiao,以根入药

  • 刺山茶果

    药材名称刺山茶果拼音Cì Shān Chá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刺茶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ytenus variabilis(Loes.)C.Y.Cheng[Gymnospori

  • 楸子

    药材名称楸子拼音Qiū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揪子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prunifolia(Willd.)Borkh.[Pyrus prunifolia Willd.]采收

  • 铜线草

    药材名称铜线草拼音Tónɡ Xiàn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双穗雀稗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spalum pospaloides(Michx.)Scribn.[Digitaria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