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独叶岩珠

独叶岩珠

药材名称独叶岩珠

拼音Dú Yè Yán Zhū

别名石枣岩豆、鸭舌兰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齿瓣石豆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lbopyllum psychoon Reichb.f.[B.levinei Schlt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蒸后晒干。

原形态齿瓣石豆兰,附生植物。假鳞茎狭圆锥形或近圆柱形,长约1cm,粗2-4mm,紧密聚生于根茎上,基部生多数须根。顶生1叶;叶片革质,倒卵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4cm,宽5-7mm,先端钝,基部渐狭成柄,全缘。花草从假鳞茎基部长出,纤细,通常高出叶。总状花序缩短呈伞形,具2-6朵花;花苞片小,膜质,狭披针形,比花梗(连子房)短,先端渐尖;花白色,中萼片近椭圆形,长约3.5mm,宽l.2mm,先端骤尖而增厚,边缘具细齿;侧萼片狭卵状披针形,长约5mm,中上部增厚,向先端骤狭为尾状;花瓣靠合于萼片,卵形,长约3mm,先端急尖,边缘具流苏;唇瓣戟状披针形,长约2mm,肉质,弯曲,先端钻形,基部平截;合蕊柱短,无离生的蕊柱脚,蕊柱齿钻状。蒴果椭圆形,长6-8mm。花期4月,果期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附生于林内树上或石壁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广东、云南等地。

性味味甘;淡;性寒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解毒消肿。主阴虚内热;热病口渴;肺热咳喘;咽喉肿痛;口腔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乳痈;疔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长瓣马铃苣苔

    《全国中草药汇编》:长瓣马铃苣苔药材名称长瓣马铃苣苔来源苦苣苔科马铃苣苔属植物长瓣马铃苣苔Oreocharis acericula (S. Moore) Clarke,以全草入药。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

  • 红蒿枝

    《中药大辞典》:红蒿枝药材名称红蒿枝拼音Hónɡ Hāo Zhī别名小红蒿(《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杯菊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一年生直

  • 红楠

    药材名称红楠拼音Hónɡ Nán别名白漆柴、乌樟、钓樟来源樟科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 Sieb. et Zucc.,以根皮及树皮入药。化学成分根含dl-N-降杏

  • 红头小仙

    《中药大辞典》:红头小仙药材名称红头小仙拼音Hónɡ Tóu Xiǎo Xiān别名毛干药、甲冬仗、那猪草(《广西药枝名录》),紫背倒提壶(《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昆明民间常

  • 土香榧

    药材名称土香榧拼音Tǔ Xiānɡ Fěi别名粗榧、血榧、木榧(《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粗榧科植物中国祖榧的种子。原形态中国粗榧,又名:鄂西粗榧、竹叶粗榧、红壳松。常绿小

  • 姬蕨

    《全国中草药汇编》:姬蕨药材名称姬蕨别名冷水蕨来源蕨类姬蕨科姬蕨Hypolepis punctata (Thunb.) Mett.,以全草、叶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广西、四

  • 凉粉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凉粉草药材名称凉粉草拼音Liánɡ Fěn Cǎo别名仙草、仙人草、仙人冻、薪草来源唇形科凉粉草属植物凉粉草Mesona chinensis Benth.的全草。春夏采收

  • 榆花

    《中药大辞典》:榆花药材名称榆花拼音Yú Huā出处《别录》来源为榆科植物榆树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榆白皮"条。功能主治《别录》:"主小儿痫,小便不利,伤热。

  • 铁罗伞

    药材名称铁罗伞拼音Tiě Luó Sǎn别名单刀根、广檀木、麻子木来源豆科仪花属植物仪花Lysidice rhodostegia Hance,以根、叶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切碎晒干。性味

  • 千里马

    药材名称千里马拼音Qiān Lǐ Mǎ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滇川唐松草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alictrum finetii Boivin[T.deciternatum Boivin